啟蒙運動2
盧梭 民主共和
狄德羅
啟蒙思想家的思想和研究領域是極其豐富的,包括對神學的批判,包括文學、兒童教育 … … 但是,最本質的、對工業文明影響最大的是批判君主專制,建立理想的社會制度(嚴格意義上說是政治體制)和宣揚自由和平等,這是他們的共性。在對理想的社會政治制度模式設計上,不盡相同,盧梭的直接民主制更激進性;在對自由、平等的解釋上,也不盡相同,盧梭的社會契約和法的觀念更深刻些。這是各位啟蒙思想家所代表的階級、階層不同和社會經歷不同而決定的,這是他們的個性。知識理性、自然法則、社會契約、天賦人權等是啟蒙思想家批判君主專制和宣傳自由平等的旗號和理論依據。
本環節教學使學生理解理解啟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張,并使學生提高閱讀材料、從材料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歸納:啟蒙運動的性質
17 一 18 世紀,一批先進的思想家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需要,高舉理性大旗,批判封建專制和中世紀宗教神學,主張建立合乎理性的社會和國家的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這就是啟蒙運動。
啟蒙運動的性質:歐洲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
4、閱讀分析材料,理解啟蒙運動的影響
展示材料十七、十八、十九:關于啟蒙運動對資產階級革命影響的材料
討論并回答問題:以上材料說明啟蒙思想具有什么影響?《獨立宣言》和《1787憲法》分別體現了哪些啟蒙思想?說明什么問題?
1、動搖封建思想:17—18 世紀的歐洲啟蒙思想家,從各個方面向封建勢力發起猛烈沖擊,傳播進步思想,從根本上動搖了封建統治的思想基礎。
2、提供理論依據:為即將到來的美、法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提供了理論依據,進行了輿論動員。
3、提供政治構想:也為資本主義國家提供了系統的政治構想。
本環節教學通過材料教學使學生理解掌握啟蒙運動的深遠影響,并使學生提高閱讀分析材料、解決問題的能力。
[資料附錄]
材料一
材料二:
由于16~17世紀大規模的圈地運動……在17~18世紀,英國至少有1/5的人口靠毛紡織業過活,毛織品占了英國出口額的 1/3。……在1736年有一所最大的呢絨工場擁有 600臺織布機。
材料三:
法國從亨利四世時代(1553-1610)就開始……大力扶植工商業的發展。……法國創辦了上百個手工工場, ……這樣,法國工場手工業……發展速度卻很快……從1716——1789年,每年農產品出口從3600萬鋰增加到9300萬鋰……
——波梁斯基著,郭吳新等譯:《外國經濟史》
材料四:
路易十四(1661年親政)……巧立名目,不斷征收新稅……命令高級貴族遷居凡爾賽享受國王的恩賜,從而剝奪了他們的實權……宣稱“朕即國家”……1687年取消南特敕令致使許多熟練工外逃,嚴重損害了法國經濟……
——王榮堂等:《法國史》
材料五:
君的身份是人世間最高的東西,因為國王不僅是上帝在人間的副手,坐在神的寶座上……《圣經》把國王叫做神因此其權力經某種聯系便可與神權相比擬……
——詹姆士一世16xx年對議會訓詞,轉引自錢乘旦:《英國文化模式溯源》
材料六:“整個自然界,所有行星竟會服從永恒的定律法則,而有一種身高僅五英尺的小動物竟能不顧這些法則,完全按照自己的奇思怪想隨心所欲地行動,這是非常奇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