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一、教學內容及分析
1.教材內容
本節的主要內容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和興奮的傳導。關于興奮的傳導,包括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和細胞間的傳遞兩部分內容。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這一部分,教材結合插圖講述了神經纖維受到刺激時產生電位變化、電位差和局部電流的形成,以及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方式。在細胞間的傳遞這一部分,介紹了突觸的結構,然后講述了興奮怎樣從一個神經元通過突觸傳遞給另一個神經元,最后講述了神經元之間興奮只能單向傳遞的原因。為了更好地發揮互動式教學的最大優勢,教師應適當補充關于研究興奮傳導的實驗材料的選擇,以及具體的實驗方法,將這部分知識還原到科學史的研究背景中去認識。
2.學情分析
有關于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結構基礎──反射弧等相關的基礎知識,學生在初中就已經學過,所以教師可以給出少量時間由學生快速閱讀進行回憶,并通過提問及時深化。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和在神經元上的傳遞這些內容比較抽象,學生沒有接觸過,不容易理解,在學習上具有一定的難度。而這些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特別是興奮傳導時膜電位的變化和突觸釋放遞質的過程。教師在這方面要多做指導、啟發。
《神經調節》一節的內容對于生物學科知識體系的建構,生物學科思維方法的形成,生物學科能力的培養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描述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結構基礎及其完整性的必要。
(2)概述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過程。
(3)概述興奮在細胞間的傳遞過程。
(4)應用興奮傳導原理,辨別傳導方向,解決實際問題。
2.能力目標
(1)通過觀察興奮傳導的動態過程,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歸納等邏輯推理能力。
(2)通過介紹研究興奮傳導的材料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3)通過利用電學原理分析膜電位變化,提高學生學科之間相互滲透的遷移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科學發現,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不斷探究的科學精神。
(2)透過紛繁復雜的生命現象揭示事物普遍聯系,建立唯物主義世界觀。
(3)通過認識生命本質,滲透協調美和思想美。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和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2、教學難點: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五、教學策略設計
動機激發策略:創設情境,從運動的協調引入;重現關于研究神經傳導的材料選擇和實驗手段體現科學方法教育,避免封閉的演繹過程。
交互教學策略:以學生活動為中心,教師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究、討論問題。
整體教學策略:將生物學知識和物理電學知識結合在一起,體現學科間知識的綜合。
比較的認知策略:比較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和興奮在細胞間的傳遞,突破難點。
六、教學方法設計
實驗原理分析法、討論法、比較法、歸納法等。
七、媒體設計
自制cai動畫:反射弧模式圖;興奮沿反射弧傳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突觸小體結構模式圖;突觸小泡內遞質的釋放過程。
八、教學過程設計
(一)教學流程圖
(二)教學過程
引言:請同學們欣賞一場精彩的nba比賽;@球飛人們飛翔的畫面讓我們體會到運動的張力和協調的美感,那么籃球隊員們要經過哪些方式的調節才能完成如此健美而協調的動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