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將動畫還原到較為宏觀的兩個神經元之間去觀察突觸。
當興奮通過軸突傳導到突觸小體時,突觸小體內的突觸小泡就將遞質釋放到突觸間隙里,突觸后膜的相應受體蛋白接受遞質的化學刺激,引起突觸后膜的膜電位改變。這樣,興奮就從一個神經元通過突觸而傳遞給了另一個神經元。
突觸后膜的受體對遞質有高度的選擇性。
學生再次觀察動畫模擬過程,復述,概括。
興奮在細胞間的傳遞過程:
興奮→突觸小體→突觸小泡釋放遞質→突觸間隙→突觸后膜興奮或抑制
由于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內,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后作用于突觸后膜上,使后一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所以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只能是單方向的。就是說:興奮只能從一個神經元的軸突傳遞給另一個神經元的細胞體或樹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傳遞。這種單向傳遞使整個神經系統的活動能有規律地進行。
遞質發生效應后就被酶破壞而失活,一次神經沖動只能引起一次遞質釋放,產生一次突觸后電位變化,之后很快又恢復為靜息狀態。
引導學生觀察線粒體,得出“興奮傳遞是一個耗能的過程”的結論。
有些殺蟲劑能抑制酶的活性,使遞質不被破壞,遞質一直結合在突觸后膜的受體部位,連續發生作用,使神經處于持續沖動狀態而不能恢復到靜息電位,這樣,就使動物長時間處于震顫、痙攣狀態,終致死亡。
(3)比較興奮的傳導
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細胞間的傳遞
信 號 形 式
電 信 號
化 學 信 號
傳 導 速 度
快
慢
傳 導 方 向
雙 向
單 向
實 質
膜電位變化→局部電流
突觸小泡釋放遞質
課堂小結
本節課重點學習了興奮的傳導,對于反射的發生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結合動畫演示)當感受器受到一定刺激后就產生興奮,引起興奮部位的膜電位的改變,形成局部電流;當局部電流沿神經纖維傳導到軸突末梢的突觸時,突觸小泡釋放遞質作用于突觸后膜,使另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這樣興奮就從一個神經元傳導到另一個神經元。
概括的說:興奮傳導是膜電位變化→遞質的釋放→膜電位變化的一體化過程。
學法指導
學生在掌握上述內容時,一定要注意聯系反射模式圖,并注意在實際中的應用。如臨床上用藥物局部麻醉的機理是什么?(藥物抑制突觸小泡釋放遞質,興奮不能傳遞)
課外探究與思考
1.探究局部麻醉藥物的可能作用機理。
2.試比較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速度與電流在金屬導線上的傳導速度。
板書設計
二、神經調節
(一)基本方式:反射──概念、分類、結構基礎
(二)興奮的傳導
1.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雙向性
刺激→膜電位變化→電位差→電荷移動→局部電流
2.細胞間的傳遞:單向性
興奮→突觸小體→突觸小泡釋放遞質→突觸間隙→突觸后膜興奮或抑制
九、教學評價設計
教師要善于發現和及時激勵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形成性評價為主,著眼于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和可持續發展,體現科學方法教育。設定知識、能力、態度觀念等方面的教學目標;根據教學進程設置各種類型的形成性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討論、歸納、總結,及時反饋教學效果,調整教學進程。最后分層設置一些經典練習題,強化對教學內容的鞏固。
十、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我遵循了“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認知規律,重視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始終處于科學研究情境中,并獲得相應的科學情感體驗。自然科學的學科魅力滿足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測試表明,建立起來的概念是形象生動的、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