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描述動物和人體的激素調節;
2.描述血糖調節。
能力目標
運用構建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調節的模型。
情感態度
價值觀
1.探討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
2.討論在促胰液素的發現過程中,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學習任務
分析
1. 知識內容分析:
(注:以上的知識內容分析,也是本節的主板書)
2.能力分析:
通過模擬血糖平衡調節的機制的活動,構建血糖平衡調節的模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分析:
(1)通過對促胰液素的發現史的研究,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
(2)探討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正確認識理論與實踐的關系。
4.學生的起點分析:
學生的初中學習基礎:初中已經學習過人體中主要的內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以及缺乏某種激素導致的病癥等知識。
目標參照
試題
1. 糖尿病、壞血病、侏儒癥、呆小癥、腳氣病的致病原因,按順序是( )
a.缺乏胰島素、甲狀腺激素、生長激素、維生素c、維生素b1
b.缺乏胰島素、維生素c、甲狀腺激素、維生素b1、生長激素
c.缺乏維生素c、生長激素、胰島素、維生素b1、甲狀腺激素
d.缺乏胰島素、維生素c、生長激素、甲狀腺激素、維生素b1
(此題考查的知識點:各種激素或維生素的作用以及缺乏導致的疾病。)
2.下面關于下丘腦、垂體、甲狀腺3種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之間的相互關系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下丘腦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能促進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
b.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能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
c.甲狀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活動
d.促甲狀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腦和甲狀腺的活動
(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和反饋調節。)
3.讓一位健康人和一位糖尿病患者于空腹時同時口服葡萄糖,服用量按每人1 kg體重1 g計算。隨后每隔一段時間,測定兩人的血糖濃度和血液中的胰島素濃度。
(1)兩人血糖濃度變化如下圖所示,其中表示糖尿病患者的曲線是___________。
(2)圖中甲、乙、丙、丁4種曲線能正確反映二人血液中胰島素濃度變化的是__________。
(3)從上述分析中可知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分泌量往往_________,而血糖濃度_________。
(4)下列有關胰島素生理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提高組織細胞攝取和利用血液中葡萄糖的能力
b.促進肝糖原的分解
c.促進糖原的合成,抑制脂肪等物質轉變成糖類
d.抑制葡萄糖轉變成脂肪
(5)健康人當血糖濃度偏低時,可通過胰島分泌____________和腎上腺分泌____________,來提高血糖濃度。
(此題考查血糖平衡的調節以及學生的讀圖能力)
教 學 程 序
教學階段(或內容)
教師的活動
學生的活動
教學意圖
設問導入
一、激素調節的發現
二、激素調節的實例
(一)血糖平衡的調節
實例二:甲狀腺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
三、激素調節的特點:
小結
練習
作業
呈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