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第1節 種群的特征
二、出生率和死亡率出生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新產生的個體數目占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率。死亡率:是指在單位時間內死亡的個體數目占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例。三、遷入率和遷出率對一個種群來說,單位時間內遷入和遷出的個體,占該種群個體總數的比率,分別稱為immigration rate or emigration rate.四、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種群的年齡結構是指一個種群中各年齡期的個體數目的比例。幾種年齡型種群的特點〖思考與討論〗生思考回答師提示。〖提示〗1.提示:圖中a種群屬于增長型,c種群屬于衰退型,b種群屬于穩定型。這是由于種群中年輕個體越多,一般來說出生率會越高,死亡率會越低。2.提示:年齡組成為穩定型的種群,種群數量也不一定總是保持穩定。這是因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決定于年齡組成,還會受到食物、天敵、氣候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此外,種群數量還受遷入率和遷出率的影響。年齡組成為衰退型的種群,種群數量一般來說會越來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敵、遷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種群數量增長的情況。〖板書〗sex ratio是指種群眾雌雄個體數目的比例。〖板書〗五、種群的空間特征〖小結〗種群特征之間的關系種群具有個體所不具備的總體特征,這些指標多為統計指標,大體分為三類:(1)種群密度,它是種群的最基本的數量特征;(2)初級種群參數,包括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出生和遷入是使種群增加的因素,死亡和遷出是使種群減少的因素;(3)次級種群參數,包括性比、年齡結構和種群增長率等。種群的數量是不斷變化的,造成其變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從個體數量上的變動來看,則表現為由出生、死亡、遷入和遷出四個基本參數所決定。這樣,種群在某個特定時間內數量變化可以用下式表示:nt+1=nt+(b-d)+(i-e)(nt是時間t時的種群數量,b、d、i、e分別是出生、死亡、遷入、遷出的個體數,nt+1是一個時期后、時間t+1時的種群數量,則有出生率=b/nt;死亡率=d/nt;遷入率=i/nt;遷出率=e/nt。)〖作業〗練習一二基礎題1.約386條。2.調查鼠的密度可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蚯蚓的密度可用樣方法。3.b。拓展題1.提示:個體往往有性別、大小、年齡等特征,種群不具備這些特征。將一定地域中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作為一個整體(即種群)來看時,這個整體就會出現個體所不具備的特征,如種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可見,由部分組成的整體不是部分的簡單加和,而是會出現新的屬性。2.提示:隨著營養和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還會延長;由于實施計劃生育,出生率仍將維持在較低水平,因此,老年人在總人口中所占比例可能還會升高。關于現行計劃生育政策是否應當調整,學生自由發表意見,不求統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