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學與環境保護
測試,教師統計全班的答案。
測試結束。
師:剛才填問卷的過程中,全班同學都很認真,電腦統計出了結果。由于時間有限,我選擇其中部分內容和大家討論:
表一主要測試與消費行為有關的日常生活習慣。從結果看,有幾個方面大家做得比較好。例如,a1,80%以上同學能節約紙張,重新利用;a10選擇不吃這些野生動物的比例也超過70%,看來同學們對待野生動物的態度很清楚。但是有的方面就不太理想,例如,a2,只有40%的同學選擇用無磷洗衣粉和肥皂洗衣服,為什么?
同學:我知道應該用無磷的洗衣粉,但在家里是媽媽負責買洗衣粉和洗衣服,我曾經提醒她,但她還不太注意這些事?磥砘丶覒摳嬖V媽媽買無磷洗衣粉。我想知道怎樣識別無磷洗衣粉?
同學:洗衣粉的袋子上有說明,如果是無磷洗衣粉,袋子上有注明。
師:看圖,這就是無磷洗衣粉上的說明,這是普通洗衣粉的說明?磥硗瑢W們已經具備了一些綠色消費的觀念,但由于一些原因難以做到。類似的還包括a6、a7、a9等。大家如何看待a4?為什么只有30%的同學選擇綠色消費?
學生:我們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年輕人總難免追求時髦嘛!
師:我也理解,通過調查知道同學們對綠色消費的認識比較高,但行動上存在一些問題;對某些事情是自己認識到應該怎么做,但行為上卻做不到。分析原因,有自己主觀方面的原因,也有社會和家庭方面的客觀原因。例如,無磷洗衣粉價格高;對飯店的衛生不放心,就用一次性筷子;去超市已經習慣用超市的塑料袋;等等。
還有一些方面難以做到的根本原因還是認識的問題。表2是《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的處理方法》的統計數據。從中可以看出很多同學能夠做到用開窗的方法改善空氣(b1)、節約用水(b2)、愛護野生動物(b8)、紙張雙面使用并盡量使用再生紙(b9)和拒絕食用野生動物(b10),這幾方面情況還比較好。有些問題值得大家討論,例如b3,只有40%的同學采用包裝實用的物品作為同學的禮物。我分析,你們的理由是豪華的包裝也代表你們的友誼,這樣才有面子。b5、b6和b7也都有相似的問題。看來反思我們的消費行為,的確有很多方面觀念上沒有轉變。
同學們知道,我們的自測卷只涉及到部分內容,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的消費行為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我有個要求,你們已經初步了解了設計問卷的基本方法,請每組同學在問卷后各加5個問題。更加完善我們的問卷,也看看你們對綠色消費行為了解多少。
學生完成作業。
師:各組同學完成得都很好,課下把我們的問卷進一步完善后,正式立個課題,和我們的友好校──芬蘭的羅素高中的同學一起,完成《中芬學生對綠色消費觀念的比較研究》。具體做法是將問卷譯成英文,各發放200份問卷,各自完成問卷調查統計。一個月后,我們將通過網絡課堂的形式,在網上進行論文匯報。設計這個調查活動,主要目的是想讓同學們意識到,保護環境、樹立綠色消費的觀念,是全球性的問題。通過我們兩個班同學的比較研究,可以折射出兩個不同國家,在不同教育背景下,對綠色消費的共識和差異,從而取長補短。
今天我們課堂討論的主題是綠色消費,也許我們現在的認識還是初步的,甚至很不全面的。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們會提高這方面的認識。因為我們已經感受到這不僅是個消費的觀念, 更是一個社會、 一個民族發展應該遵循的、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因為如果我們不注意環境保護,不樹立可持續發展的消費觀,很可能我們這一代就會有極大的生存壓力,更何況子孫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