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1)必需元素,是植物生命活動必需的,這些化學元素組成了植物體,成為植物體的結構物質,或參與植物生命活動中的新陳代謝活動。
(2)有益元素,雖然是非必需元素,但對植物的某些生命活動有促進作用。
(3)有害元素,某些植物體能累積一些重金屬元素,或由于工業污染使植物吸收了某些重金屬元素對植物及人體起毒害作用。
2.微量元素在植物生活中的作用。目前為止在植物體內發現的微量元素有幾十種,但必需的只有fe、zn、cu、b、mn、mo、cl七種,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植物體內含量和需要量雖少,但對植物生命活動卻有重大影響,甚至決定植物有機體的生與死。當土壤中微量元素供給不足時,植物便出現缺乏癥狀,而過多時又會發生中毒現象。
fe,葉綠素的形成中需要fe。植物含fe低于50×10-6即為缺fe,植物最常見的缺fe癥狀是:幼葉失綠,導致生長受阻,嚴重時植株死亡。
zn,參與植物生長素和蛋白質的合成。土壤含zn低于20×10-6即為缺zn,植物缺zn的典型癥狀是:葉片明顯變小,枝條頂端節間明顯縮短,小葉叢生,出現矮化和小葉病。
mn,與光合作用關系密切,能維持葉綠體結構的穩定性,在光合作用水裂解中也是必要的。植物含mn量低于20×10-6,或土壤中活性mn含量小于20×10-6時即表示缺mn,其表現是:在幼葉或老葉上發生缺綠斑點。
mo,與氮代謝密切相關。植物含mo低于0.1×10-6即出現缺乏癥狀:植物生長受抑,植株矮小,葉片失綠變白最后凋枯。
cu,是與光合作用有關的質體藍素的組成成分,與葉啉的合成有關,并對其它色素的穩定性起重要作用。植物含cu低于4×10-6即出現缺乏癥狀:幼苗葉尖變白,整個葉片窄小卷曲,頂端生長不良,節間生長受抑制,導致植株矮化叢生,果樹缺cu出現“頂死病”。
b,有利于糖通過細胞膜而促進植物體內糖的運轉,還能促進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植物含b量低于15×10-6或土壤水溶性b少于0.3×10-6~0.5×10-6就可能缺b,其癥狀出現在幼嫩部位,頂端生長或伸長停止,呈蓮座狀,頂梢枯死,根呈粘滑腫大,根尖壞死,果實形成受阻。
cl,是光合作用中水裂解釋放氧不可缺少的,還能提高細胞的滲透壓和植物組織的水合度。植物含cl低于100×10-6即出現缺乏癥狀:葉尖或葉緣灼燒變成青銅色,成熟前黃化及葉片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