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群落的動態
第2節群落的動態【學習目標】知識方面1.闡明群落的演替過程。2.說明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3.關注我國實行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退牧還草的政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1.關注人的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2.認同國家“退耕還林還草還湖,退牧還草”的政策【重難點】群落的演替過程。【導學過程】1、觀看錄像:火山噴發的過程小組討論:火山噴發后,地面上的植物發生怎么變化(較長一段時間)?群落演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過閱讀課本請寫出裸巖上的演替的幾個階段:裸巖階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再看下面一個例子:我國東北科爾沁草原地區的農田,耕作前的原始植被為貝加爾針茅草原,開墾后種了幾年玉米,后因產量下降而棄耕。棄耕后的1~2年內以黃蒿、狗尾草、豬毛菜、苦荬菜等雜草占優勢;2~3年后,黃蒿占優勢;3~4年后,羊草、野古草、狼尾草等根莖禾草入侵,并逐漸占優勢,進入根莖禾草階段;7~8年后,土壤變堅實,叢生禾草開始定居,并逐漸代替了根莖禾草,恢復到貝加爾針茅群落。這一過程需要經歷10~xx年,根據耕作時期長短,土壤侵蝕程度,以及周圍原始物種的遠近而有所不同。 小組討論:火山噴發后發生在裸巖上的演替和棄耕農田上的演替有何異同呢?(1)初生演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面,或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方發生的演替。(2)次生演替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組分析并討論:發生在裸巖上的演替和棄耕農田上的演替是否一定會向教材中所描述的那樣發展呢?為什么?3、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回憶日常生活中人類的哪些活動影響了群落的演替,怎樣影響的呢?【鞏固練習】1.群落演替的總趨勢是( )a.物種多樣性的增加和群落穩定性的提高 b.物種多樣性的減少和群落穩定性的降低c.物種多樣性的增加和群落穩定性的降低 d.物種多樣性的減少和群落穩定性的提高2.在樺木林中,常出現云杉的幼苗,云杉長大后,高度超過華木,華木因不如云杉耐陰而逐漸死亡,最終為云杉所代替,這種群落演替表明( )a.種內斗爭有利于物種延續 b.適者生存通過生存斗爭來實現的 c.從進化上看云杉比華木低 d.從結構上看云杉比華木高3.在出生演替過程中,苔蘚能夠取代地衣的原因是 ( )a.地衣階段為苔蘚的生長提供了有機物 b.苔蘚比地衣長的高,在與地衣爭奪陽光的競爭中處于優勢c.苔蘚的生長比地衣快 d.苔蘚能夠忍受極端的干旱環境4.20世紀末期,我國洪澇災害頻繁發生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過多、河道堵塞 b.環境污染嚴重,廢水流入河道c.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墾殖活動,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d.過多的退耕還林、還草5.在我國西部大開發的戰略中,“保護天然林”和“退耕還林(草)”是兩項重要內容,采取這兩項措施的重要原因是( )a.開展生態旅游 b.發展畜牧業 c.增加木材產量 d.改善生態環境6.由一片長由馬尾松和山毛櫸的針闊葉混交林,逐年對兩個樹種的存量的比值記作c,作出如下圖的曲線。請根據圖回答:0 a b c d e 年份c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