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和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
七、課的類型 新 課
八、課時安排 2課 時
九、教學過程設計
第 一 課 時
(一)教學流程圖
(二)教學實施的程序
學生活動
教師的組織和引導
教學意圖
學生觀看教學錄象,通過畫面感知穩態的維持、器官的協調均需要調節才能實現。
引言:請學生們欣賞一場精彩足球比賽的錄象片段,運動員矯健、敏捷的身影,完美的控球和過人技術,讓我們感受到運動的張力和協調的美感,運動員的各器官之間功能的協調,是通過復雜而精巧的調節實現的。其中神經系統扮演了主要角色,這節課我們將來學習第2章的第1節通過神經系統的調節。
通過播放教學錄象片段,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欲望。
結合教材圖示,回顧初中所學的神經調節的方式,反射的概念、結構基礎、過程,神經元的結構等相關知識。
多媒體出示問題:
(1)人和動物各器官系統的協調,以及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主要是通過神經系統來完成的,那么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什么?
(2)什么是反射?你能舉出幾個反射活動的實例嗎?草履蟲能夠趨利避害,含羞草葉被觸碰后會下垂,這屬于反射嗎?如果有人用針刺了你一下,你感到了疼痛,這屬于反射嗎?用針刺激離體蛙的腓腸肌,肌肉會收縮,這屬于反射嗎?
(3)完成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什么?反射弧包括哪些基本環節?初中學習過膝跳反射和縮手反射,你能回顧一下這兩個反射的反射弧嗎?
(4)如果某人縮手反射的傳入神經受到了損傷,那么感受器受到刺激后,人還會有感覺嗎?會產生縮手反射嗎?如果損傷的是傳出神經或者是脊髓相應的中樞呢?
(5)反射弧各部分的結構分別是由什么組成的?神經元的結構包括哪幾個部分?神經元、神經纖維與神經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
(6)一個完整的反射活動至少需要幾個神經元?
引導學生討論和思考,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
在分析討論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對反射、反射弧、神經元的結構等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動畫演示、出示圖片)
學生先談談自己的認識,然后閱讀教材,揭示生命現象的本質。
反射活動中,在反射弧上傳導的是興奮。什么是興奮呢?
提出問題:
(1)興奮的本質是什么呢?如何產生?又是如何傳導的呢?
(2)若要讓你驗證課本里給定的實驗,你會選擇什么樣的實驗材料?
引入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的教學。
強調實驗材料合理選取的重要性。
學生活動
教師的組織和引導
教學意圖
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實驗現象,主動參與分析、討論和交流。
利用多媒體將實驗過程和現象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象,歸納得出:電流表指針的變化反映了神經表面電流的變化,刺激引發的興奮是以電信號的形式沿著神經纖維傳導的,這種電信號即是神經沖動。
若重復上述實驗應該選用神經纖維粗大的來做——槍烏賊的巨大神經纖維為較好的實驗材料。
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讓學生嘗試改進實驗的材料。
認真辨別教材中的圖示,捕獲有用信息。
思考電位變化的機理。
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是怎樣產生和傳導的呢?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圖2-2和楷體字部分內容,同時思考以下問題:
(1)刺激神經纖維為何能引起生物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