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 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教學設計
10.是在腎小管、集合管中完成的水分和鹽分的重吸收過程。
11.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腎臟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促進水的重吸收。
1、內分泌腺直接或間接地接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
2、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
實例二:人體水鹽平衡的調節示圖:水鹽平衡調節圖解
【說明及問題】1.大家根據水鹽平衡調節圖解,展開分析討論,然后分別請兩位同學來說明當飲水不足和飲水過多的情況下,人體是怎樣保持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的。
2.在這個實例中,下丘腦及參與了神經調節,又作為內分泌腺參與了體液調節。請同學比較分析實例一和實例二,進一步闡明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的關系。
【提示】經過分析我們知道,不少內分泌腺直接或間接地接受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在這種情況下,體液調節可以看作神經調節的一個環節。
3.反過來,體液調節對神經系統就沒有作用了嗎?請舉例說明。
【講述】是的。另一方面,內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和功能,如幼年時甲狀腺激素缺乏,就會影響腦的發育;成年時,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使神經系統的興奮性降低。
1.生1:當人飲水不足、體內失水過多或吃的食物過咸,細胞外液滲透壓就會升高,這一情況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使得下丘腦一方面把信息傳到大腦皮層感覺中樞,使人產生渴覺而主動飲水,結果就能使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這部分屬于神經調節。另一方面,下丘腦還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體釋放到血液中。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就加強了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減少了,回到內環境中的水分增加,就會使細胞滲透壓下降趨于正常。這屬于體液調節。
1.生2:當人飲水過多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就會降低,這一情況刺激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使得下丘腦一方面把信息傳到大腦皮層感覺中樞,使人不產生渴覺。另一方面,下丘腦還減少分泌抗利尿激素,垂體釋放到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減少,就減弱了腎小管、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回到內環境中的水分減少了,尿量增加了,就會使細胞滲透壓升高趨向正常。
2.課本p33第一段。
3.有的。比如說甲狀腺激素的幾個功能中有一個就涉及到它能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與神經系統的發育有關。
【小結】總之,動物體的各項生命活動常常同時受神經和體液的調節。正是由于這兩種調節方式的協調,各器官、系統的活動才能協調一致,內環境的穩態才能得以維持,細胞的各項生命活動才能正常進行,機體才能適應環境的不斷變化。
解決 “問題探討”
見開頭提示
最后請同學們閱讀課后的文章——拒絕毒品、慎用心理藥物。
閱讀思考談談對此的想法。
拒絕毒品
〖作業〗〖教師適當提示〗基礎題1.(1)×;(2)√。
2.提示: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雖然人體每天攝入和排出的水量是基本相等的,但還是需要一定的水量來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如果喝水過少,尿量就會很少,那么應通過尿液排出的體內代謝廢物無法正常排出,就會造成人體內環境的紊亂。
拓展題1.激素傳遞的信息需要通過體液的傳送,然后與相應的靶細胞上的受體結合而發揮作用,多數情況下是比較緩慢的;而神經傳導的興奮在同一個神經元上是以電流的形式,只在突觸處才轉化為化學信號的形式,所以激素傳遞信息多數情況下沒有神經傳導興奮的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