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七、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學生朗讀單詞)
today we will have our biology class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at first let's learn some useful words. please take out the second piece of paper read aloud together.
1.展示圖片,提出問題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學生不難得出答案:they are talking with each other。)
2.引導
提問,引入課題: as you know, besides human being, other animals do not have true “language”.by what means can they “talk” to each other? how can they express themselves exactly without language? can you give out some examples?(動物中不存在語言,它們可以運用什么樣的方式進行交流呢?)
基于生活經驗,學生能舉出部分的例子:狗在高興時會擺尾巴;鳥類通過鳴叫交流等。(鼓勵學生在此處可以使用英語作答,目的是鼓勵學生敢于開口運用。由于難度不大,學生一般都會較為踴躍的回答,例如:birds or cats can communicate by sound; sometimes monkeys will fight with each other to show their power。)
3.情景模仿
課前已布置部分同學進行準備,表演者不使用語言模仿動物進行交流的方式,其他同學通過觀察,說出這是什么動物,正在表達什么信息。(活躍課堂氣氛,引發學習興趣,使學生希望多了解動物進行信息傳遞的方式。)
4.圖片欣賞
觀看一組經過精心安排的圖片(見下頁圖),讓學生觀察的同時嘗試列舉、歸納動物傳遞信息的方式。圖片應按三類信息進行排列。學生在觀察圖片時,感覺自然界之美,感覺生命之美,產生對自然的熱愛;同時,讓學生根據圖片進行歸類符合感性認識過程。 在此過程中,也可幫助學生學習一些關于動物的英語名稱,例如:海葵(sea anemone)、墨魚(cuttle fish)、天鵝(swan)、蝗蟲(locust)、飛蛾(moth)等。
5.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請學生起來對剛才的圖片信息做歸納(學生的回答可能比較多樣)。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自己得出答案。教師不失時機的向學生建議運用圖表歸納可更加明顯,鼓勵學生自己設計表格或概念圖進行歸納、對比。
生態系統中三類信息分類對比表
性 質
來源
物理信息
(physical information)
光、聲、溫度、濕度、磁力等
無機環境或生物體
化學信息
(chemical information)
植物:有機酸、生物堿
動物:性外激素、信息素
生物體的產物或分泌物
行為信息
(behavior information)
生物體的行為特征
生物體的動作行為
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不但是在同種生物之間,不同種生物之間、生物與其生存環境之間,也在不停地進行著形形色色的信息交流。生態系統中存在的各種信息傳遞的方式是在生物長期進化的過程中實現的。讓學生充分地體會生物采取不同的方法適應生態系統。信息交流是其中的一種適應形式,作用地位非常重要。
6.類比啟發,進入討論
教師通過對上一內容小結,逐層引入下一內容:小至細胞,大至整個生態系統,都在進行信息的交流。例如,在細胞內,生物體通過轉錄、翻譯的過程,合成蛋白質;神經元之間通過神經遞質傳遞興奮的信號。生物體內通過神經-體液-免疫系統互通信息,保持機體內環境的穩定等過程。那么,對于生態系統,信息的傳遞又有那些重要的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