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味文化
(二)情景導入、展示目標
本課導言告訴我們,“文化”雖然是一個我們十分熟悉的詞匯,但我們卻不一定真正懂得“文化”的真正內涵。比如,有人認為文化是知識,有人認為文化是藝術。本課就此提出問題:究竟什么是“文化”?要求我們從“文化”的內涵(即什么是文化)與文化的力量(即文化的作用)兩個方面去探究。
多媒體展示學習目標,強調重難點。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一、文化“萬花筒”
探究一:文化的形式和內容
(1)你通常采用什么方式欣賞自己喜歡的文藝節目?
(2)你怎樣對這些舞臺藝術市h進行歸類?
(3)有人以為,文化就是音樂、戲劇等藝術。你是否贊同這種看法?
探究提示:上述探究課題旨在檢測同學們對文化概念的理解和認識程度。
(1)欣賞方式包括觀看電視、電影,收聽mp3,網上點播等。
(2)如戲劇、歌舞、曲藝、音樂等。
(3)僅僅把文化看作是藝術,這是片面的,藝術只是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而不是文化的全部,文化有著更為豐富的內涵。
教師:1、文化的形式有哪些??
2、文化和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學生依據教材進行思考,小組內進行討論,最后形成結論。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是一種精神現象
我們講文化生活,這里的“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晶。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2.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
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有了人類社會才有文化,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
準確把握文化的概念應注意兩點。
第一,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
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經濟的和政治的。
3.文化又是人們的一種素養
(1)文化素養的形成
(2)文化素養的表現
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人們的文化素養總是要通過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的表現等體現出來。這樣。我們通過觀察人們的社會行為,就可以從中透視人們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探究二:
1、文化是什么?
2、歸納文化的特點。
設計意圖:使學生通過探究全面把握文化的特點,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是多樣的
2.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
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歷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四)反思總結、當堂檢測
本節課作為文化生活的入門課,主要是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從多方面去感受文化,了解其豐富多彩的形式,從而真正理解并把握文化的科學內涵,發動學生去搜集整理,去分析歸納,真正落實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并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
(五)發導學案、布置預習
我們已經學習了文化的內涵和文化的作用,那么文化與經濟、政治三者是什么關系呢?在下一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三者的關系。這節課后大家可以先預習這一部分,并完成本節的課后練習及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