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對人的影響教案
(2)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不同的文化環境、不同的知識素養、不同的價值觀念,會影響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以及認識的深度和廣度,影響人們在實踐中目標的確定和行為的選擇,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的形成。(3)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又是深遠持久的。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都深受自己國家傳統文化的熏陶和影響。在科幻與武俠中我們該選擇什么?如要說中國和美國少年兒童在成長的文化環境上最大的差異,那就是美國孩子癡迷科幻,而中國的孩子癡迷武俠。我們似乎應該認真地研究研究此種差異,并對此種差異作出獨立的評價。在中國,孩子們張口就能說出來的是“九陰白骨爪”,“降龍十八掌”、“鐵布衫”、“金鐘罩”。在美國,孩子們張口就能說出來的是飛船、激光炮、百變金剛、恐龍、綠巨人和蜘蛛俠。這兩者之間有許多共同之處,也有許多不同之處。共同之處是都充滿了想象力,都充滿了一種對超自然的力量的渴望、崇拜和新奇,不同之處是,武俠小說更多的是一種對宗教的依附,而科幻小說更多的是一種對科學的依賴。在所有的武俠小說中,你都能嗅出濃厚的、嗆人的宗教氣息。您只要聽聽這些名字,您就會明白大俠們的神奇的功力來自何處:少林寺、武當山、峨嵋派、崆峒道人、張真人、空空大師、滅絕師太……幾乎全是和尚和道人的名字。他們的衣著發式,也幾乎不是和尚,便是道士。而所有科幻小說都需要大量的科學元素的支持。而每一個科學上的重大發現,都會讓科幻小說前進一大步。于是,兩種文化的差異便有了本質的區別。即:我們是應該崇尚科學,還是應該崇尚宗教?美國的孩子們崇尚科學,而中國的孩子,崇尚宗教。我們能這樣培養我們的孩子,甚至我們的民族嗎?我們的民族所生存的文化環境,與我們的孩子所生存的文化環境,究竟有多大的本質差異?這件事反映在戰爭上,表現為美國人崇尚科學,而中國人崇尚勇敢。可表現在美國對阿富汗和對伊拉克的兩次海灣戰爭上的現實是:雞蛋碰石頭,無論雞蛋多么英勇,而石頭又如何怯懦,碰碎的只能是雞蛋。在美國,有400多所大學開設科幻課。老師給新學年新學生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一個沒有幻想的民族,會有熱情、希望和生機嗎?比爾·蓋茨就是從這樣的一所大學里畢業的。是科學和幻想造就了一代巨人比爾·蓋茨。我們并不反對中國的孩子崇尚武俠,武俠小說能教給孩子們許多美好的東西,像俠肝義膽,除暴安良,匡扶正義,不畏強暴。不要把武俠小說說得一無是處,可同時也會使孩子們崇尚暴力。可科幻小說就給我們帶來的更多。以某種意義上說,美國之所以有如此強大的綜合國力,有強大到無法與之抗衡的科技競爭力,是因為它有著同樣強大,強大到讓我們無法望其項背,強大到讓中國的科幻作家感到悲哀的科幻小說。那樣的規模,那樣的土壤,那樣的生態環境。我們幾乎不敢企盼,不敢夢想。美國的科幻小說甚至在推動著美國經濟的發展,當您在聽著我說這些話的時候,是不是有一種聽《天方夜譚》的感覺?可你只要看看科幻電影給美國電影帶來了多么輝煌的票房收入,你就會明白我不過是在“實話實說”而已。在科幻與武俠中我們該選擇什么?也許,我們應該重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