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文化在繼承中發展學案
一、(學案)學習指導(一)(學案)知識網絡
(二)(學案)課程標準要求
根據課程標準要求,使學生能夠闡明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了解文化發展的過程就是“推陳出新,革故鼎新”的過程;理解社會制度的更替、科學技術和思想運動對文化發展的影響;理解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具有選擇、傳遞、創造等特定功能。
(三)(學案)學法指導
1.(學案)采用例舉的方法
搜集社會制度的更替、科學技術的進步、思想運動的興起對文化發展的具體影響,分析它們對文化發展的促進和推動作用。
2.(學案)互助學習的方法
互助學習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針對本課內容,可以采取互助辯論的形式,即同學們自愿組成小組,每兩個組結成對子,針對教材中需要辯論的觀點,進行有準備的辯論。如對我國古代教育思想兩種觀點的辯論,每個小組既當正方、又當反方,從不同角度進行辯論,有助于同學們全面理解此觀點。
3.(學案)研究性學習的方法
本框題需要深入學習的內容很多,如對文化傳承的正確認識、思想運動對文化發展的影響、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的活動等。如果有時間,幾個同學可以組成小組,針對其中某個問題進行比較深入的探討。
二、(學案)知識點撥
(一)(學案)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
文化繼承,不是原封不動承襲傳統,而是有所淘汰、有所發揚,從而使文化得到發
53
展。任何時代的文化,都離不開對文化傳統的繼承,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不可能拋棄民族的傳統而重新開始。繼承的過程就是一個逐步吸收、融化、創造的過程。沒有一個人會“全盤”接受前代的文化遺產,總是有所選擇、有所棄取,批判地繼承。進一步說,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是在新的基礎上的認同,對傳統文化的超越是在不斷前進中的超越。
任何一種優秀的文化傳統,只有隨著時代的前進,不斷地揚棄、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文化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任何對于文化的繼承和發展都是立足于現實的土壤,著眼于當前,面向未來,使之適應現代社會和現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
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繼承與發展是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面。要樹立正確的文化發展過程觀:推陳出新,革故鼎新,不斷革除陳舊的、過時的舊文化,推出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文化。
例題: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歷史不外是各個時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遺留下來的材料、資金和生產力;由于這個緣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變了的條件下繼續從事先輩的活動,另一方面又通過完全改變了的活動來改變舊的條件。”這段話體現出的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是()
a.繼承就是承襲傳統
b.發展就是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文化
c.在發展的基礎上繼承,在繼承的過程中發展
d.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繼承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關于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的關系。選項a、b割裂了繼承與發展的關系,“繼承就是承襲傳統”沒有認識到繼承要有所淘汰,要批判地繼承;“發展就是體現時代精神的新文化”沒有認識到發展是在繼承基礎上的發展。選項c是錯誤選項。故本題的正確答案是d。
(二)(學案)建立對待傳統文化的全面、正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