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文化在繼承中發展學案
科學技術發展為文化的傳播、繼承與發展提供了必要的技術手段。信息技術的運用,使收集、選擇、傳遞、儲存文化資源的手段和方式發生了根本變革,改善了文化傳播的廣度、深度和速度,極大地促進了文化傳播、繼承與發展。
55
例題: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四大發明是我國古代科技成就的結晶,對我國和世界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當今網絡傳播對文化發展來說,比以往每一次傳播手段更新,在更大的程度上推動了文化發展,促進了文化的交流與傳播。上述內容體現出科學技術與文化的關系是()
①科學技術的進步是制約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②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③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極大地促進了文化傳播、繼承與發展④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a.②③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科學技術與文化的關系。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現代科學技術由于從根本上改變了文化資源的收集、選擇、儲存的手段和方式,因而極大地促進了文化傳播、繼承和發展。所以,選項②③是正確,選項①是錯誤選項,選項④回答的是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經濟發展的關系,與題目不相符合。本題答案為b。
(四)(學案)如何理解教育是人類特有的傳承文化的能動性活動
首先,教育具有保存、傳遞和活化文化傳統的功能。人類文化具有一個重要特征,即只能通過學習而獲得,不能通過遺傳方式獲得,這就決定了人類文化從它產生之日起,就與人類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如果說人類的繁殖過程是人類種族的傳遞、保存和延續過程,那么,教育則是人類文化的傳遞、保存和延續過程。同時,教育對人類文化有活化作用,即將儲存形態文化轉變為現實活躍文化,這一過程的完成,除了教育,別無他法。任何一種文化只有通過教育完成了這種轉化,才能在人類的現實生活中表現出它的生命力和價值,才能出現文化繁榮的局面。
其次,教育具有選擇、整理文化傳統的功能。自從教育產生之后,教育選擇文化的功能就日益突出。教育選擇文化的功能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實現:①選擇教育內容;②選擇教師;③選擇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教育對文化選擇的同時,它同樣也整理著文化。教育通過選擇和整理,使得人類文化去偽存真,逐步系統化,其精華得以突出,從而顯示出更強的生命力。
再次,教育具有吸收、融合和更新創造文化的功能。各民族文化相互吸收、融合和更新創造的途徑很多,如移民、戰爭、貿易往來等,但教育是最有效、最積極的途徑。通過教育來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有一個積極的選擇過程,去其劣質,求其精華,因而最為有效。學校教育的對象主要是青年一代,他們容易接受新的觀念和文化模式,這種心理趨勢對吸收和融合外民族文化是極為有利的。
例題:人類文化是經過教育的不斷選擇、整理和積累的結果。教育根據一定的社會需要、價值取向、文化本身的價值以及個體認識和掌握文化的能力等因素,對文化進行篩選和整理,并通過教育過程使文化得到保存和發展。當然,也有一些珍貴的文化要素由于與教育的價值不相符合而不能進入教育內容,進而得不到傳遞而導致絕跡。這表明()
a.教育方式的變革對文化傳承具有影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