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
(3)知識構成不同。(板書)
提問:一個人掌握的知識正確與否,對他認識問題有什么影響?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
一個人原有知識正確與否,極大地影響著他對新的認識對象的理解。一般說來,原有知識正確會有助于正確理解新的認識對象;原有知識錯誤,則可能導致新的錯誤。因此,我們在學習時應注意正確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掌握科學理論知識。同時,每個人在以往的社會環境和自己的實踐中所獲得的知識,在廣度和深度上總是存在著一定的差別。這同樣會影響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s
“議一議”。(請同學們分組討論或提問回答,教師歸納。)
一個人掌握的科學知識越多,對新的問題正確認識的可能性越大;一個人對知識規律性的聯系理解和掌握的越深刻,就越能正確認識客觀事物。
3.我們應當盡力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板書)
(學生自學第20頁第7自然段,重點閱讀黑字。)
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課文著重從主觀方面分析了產生正確與錯誤意識的原因。我們要使自己的意識能夠正確地反映客觀事物,就必須端正立場,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提高自身素質。鞏固新課
(l)如何理解意識能夠正確反映客觀事物?
(2)要做到正確反映客觀事物,從主觀方面,我們應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
板書設計:
意識能夠地反映客觀事物: ⑴、為什么? ①、人的實踐活動所證實
②、世界上沒有不可認識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
③、客觀事物有相對的穩定性,人有高度發達逐漸完善的大腦
⑵、造成正確與否的主觀原因: ①、立場不同
②、世界觀、人生觀、思維方法不同
③、知識構成
⑶、怎樣獲得正確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