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冊 第八課第一節第一框《實踐及其特征》
請同學判斷:
1、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
2、實踐是人們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動。
3、人們的一活動都是實踐。
分析:1和3擴大了實踐的外延,2縮小了實踐的外延,都不正確。
學生舉例:你們都參加過哪些實踐活動呢?(略)
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是豐富多彩的,它們有哪些特征呢?
(二)實踐的特征:
出示圖片和文字說明:
(圖片1)我國古代的飛天壁畫及嫦娥奔月圖
(圖片2)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史
(圖片3-7)我國自主研制的神舟一號至神舟五號宇宙飛船的成功發射與回收
(圖片8)航天英雄楊利偉
人類探索太空的活動是實踐活動,以此項活動為例分析實踐的特征。把學生分為四組,討論并發言:
第一組:人類探索太空的目的是什么?這項實踐活動與燕子筑巢、蜜蜂建房有什么本質區別?(學生回答略)
體驗:
第二組:實踐是純主觀的活動嗎?人們是如何把“飛天夢”變成現實的?(學生回答略)
體驗:要把“飛天夢”變成現實,需要人力、物力、財力、技術裝備、政策扶持、時間、場地等方面)
分析:
實踐是客觀的物質性的活動(唯物論的特征)
提問:實踐的兩個特征是否自相矛盾?它到底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
第三組:從“飛天夢”到“探索太空”的整個過程中,是個人的活動嗎?(學生回答略)
實踐是在縱橫交錯的社會關系中進行的,不可能是孤立的個人的活動,因此實踐具有社會性。(體現聯系的觀點)
第四組:古人的飛天夢為什么到今天才變為現實?(學生回答略)
實踐活動是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無止境的發展的,并受到歷史條件的制約,因此實踐還具有歷史性。(體現發展的觀點)
課堂小結: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我們要重視實踐的作用,并自覺投身都社會實踐中去鍛煉成才,實踐的三個特征是密不可分的,統一在任何一項實踐活動中,而其中第二個特征是最能表現實踐本質的特征。
思考:請同學們用一句話來概括今天學習的內容?
(實踐是在一定社會關系中,人們有意識、有目的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它是歷史的變化發展的。)
思考:結合今天學習的內容,談談重視實踐活動可以培養和鍛煉我們哪些能力?
(創新能力、開放、合作能力、發揮主觀能動性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鞏固練習: “黃河漲上天怎么辦?”
黃河因每年約有4億噸泥沙淤積在下游河道,逐漸形成舉世聞名的“地上懸河”。1952年毛澤東第一次出京巡視黃河,曾針對洪水和懸河問題發問:“黃河漲上天怎么辦?”如今,通過廣大水利工作者長期不懈的努力,這個難題渴望通過“調水調沙”得到解決,治黃專家通過對黃河數百場典型洪水的分析和數十次河道模型實驗后得出結論:黃河下游維持25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流量,再配以適當的含沙量,最有利于沖刷河床,夾沙入海。XX年底,小浪底水庫建成投入使用,使調水調沙具備了重要的工程控制條件。XX年7月,我國黃河水利委員會開始進行“調水調沙”實驗,利用小浪底水庫人造洪水,以2600立方米每秒的較大流量,持續放水11天,對黃河下游地上懸河進行沖刷減淤。這是我國首次給黃河洗腸,也是人類首次在原型河床內進行“調水調沙”實驗,是“世界水利史上最偉大的治沙實踐。”
問:此材料是如何體現實踐的三個特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