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2)舉辦一些專題討論會、辯論會來增長知識,提高能力。
(3)請語文科、歷史科老師做專題報告。
(4)注意把政治與語文、歷史這三科知識相互滲透、融通。
六、【課文導語】:
文化的多樣性,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文化的傳播,使各具特色的文化相互交流與融合。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進步,文化傳播的手段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對文化傳承起著前所未有的促進作用。
七:【新課教學】:
第一框題 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一、【課程標準】:
2.6賞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現不同民族文化的差異,確認文化多樣性的價值,樹立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觀念
二、【新課教學】:
(一)、異彩紛呈,交相輝映
◇課堂探究: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建筑藝術、語言文字,承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請舉一兩個例子加以說明。
◇探究提示:(1)正式列入奧運會的體育運動項目有20多種,而沒列入奧運會的就更多了,如中國的武術、日本的相撲等;風格迥異的建筑藝術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現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世界各地的人們使用不同文字作為文化的基本載體,它們各自承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
(2)就建筑藝術方面舉例加以證明。北京故宮是明清24代帝王的宮殿,已有近7XX年的歷史,宮城內的主要建筑是外朝的三大殿,即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位于故宮中央,在漢白玉臺基的襯托下,紅墻黃瓦、飛檐翹首的三大殿猶如天宮仙閣,是故宮中最雄偉莊嚴的部分,充分體現了帝王的尊嚴感和君臨天下的氣勢。印度的建筑藝術光彩奪目,其基本特點是與宗教密切相關。而佛教的佛塔、佛寺、石柱、石窟、古代印度建筑藝術的精華所在。早期的基督教堂是具有隱蔽性的“宅第教堂一•地下墓穴”,4世紀時出現了正式的教堂建筑。9~12世紀末主要是羅馬式建筑,15世紀哥特式取代了羅馬式建筑的地位。建筑藝術是封建主藝術觀的體現,羅馬戈讓人望而生畏,哥特式則有飛騰升華,超脫塵世的效果。近現代的教堂建筑超出了教堂建筑的風格和套式,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生活在世界不同地區的不同民族創造出了形形色色,具有鮮明標識的民族文化,構成了多樣性的世界文明與文化。從民族節日和文化遺產中,人們能夠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1、民族節日:
(1)民族節日,蘊涵著民族生活中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倫理等文化兇素,是一個民族歷史文化的長期積淀。
我們的祖幽是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圉,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創造了極其豐富的文化,留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它反映了我國各族人民的傳統習慣、道德風尚和宗教觀念等。如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節、龍頭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
(2)慶祝民族節日,足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達
在傳統節日中,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中秋節被合稱為“巾華民族的四大傳統節日”。“獨存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每當這些節日米臨的時候,無論身在何處的中國人都要采用相同或相似的方式來慶祝,許多客居他鄉的人還要趕回家中與親人團聚。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也是漢族和絕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共同節日。春節期間慶祝活動豐富多彩,通過掃傘、守歲、掛年必、貼春聯、放鞭炮、拜年、舞獅子、耍龍燈、踩高蹺、賞花燈等習俗活動,祝福新的一年團圓發財、萬事如意,整個節日期問充滿著喜慶的氣氛。總之,各民族豐富多彩的傳統節日和習俗,保存有各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精華,在維系民族成員間相互理解與信任,促進民族成員間相互理解與信任,促進民族聚合力,以及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都曾起過重要的歷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