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 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教學設計)
8.1.3 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 (教學設計)
【重點】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難點】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惟一標準;
【素質要求】
⑴知識方面:
識記:實踐與認識關系原理;
理解:理解實踐對認識起決定作用這條基本原理,并能通過列舉事例說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是認識的目的,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惟一標準。
⑵能力方面:
通過實踐對認識起決定作用原理的學習,培養學生理解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特別是從具體到抽象,再從抽象到具體的思維能力;
⑶覺悟方面:
①結合實踐是認識的來源的學習,引導學生樹立實踐意識,積極投身實踐活動;
②聯系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的學習,引導學生認識馬克思主義也是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發展的,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③通過實踐是認識的目的的學習,培養良好的學風,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
復習提問
1.為什么說生產實踐對人類社會的存在與發展具有決定作用?
2.實踐對社會發展的作用表現在哪些方面?
3.物質和意識的關系。
(設計以上問題,目的在于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為導入新課打下基礎。特別是運用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原理來理解本節要學習的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很有益)
導入新課
以上我們已經懂得了生產實踐對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決定著人類社會的產生、存在和發展;決定著各種社會關系的形成和發展;是人們從事政治、科學、藝術等實踐活動的基礎。懂得了實踐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實踐對社會的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這是人們關于實踐與社會關系的認識。認識是從哪里來的?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嗎?是人們頭腦中固有的嗎?認識與實踐的關系又是怎樣?為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第三框題。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粗讀課文黑體字大致了解本框題所講內容)
三、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板書)
實踐不僅對社會發展起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的認識具有決定作用。
1.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板書)
我們學習的各門具體科學知識,無不來自實踐。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多具體科學知識?(閱讀課文 pl10——ill)
(1)認識是適應實踐的需要而產生的(板書)
例如:看醫生、買書、買文具、買服裝等生活問題要上哪里?農業生產要注意什么?工業生產中應注意什么?等問題。和什么打交道?和什么不打交道?先認識什么后認識什么?不是人任意規定的,它只能由實踐的需求來決定。實踐需要解決什么問題?人們就關注什么問題,這些問題也就成了認識的對象。
人類的認識活動,總是為各個時代社會實踐的特定需要服務的,科學研究的任務也是圍繞著人類實踐的需要這個中心來確定的。
我們學習的數學、力學等知識都是實踐活動中產生的,也是為實踐服務的。
《孫子兵法》產生于戰爭的需要。
“漫畫”“點子”從哪兒來?(學生看漫畫談感想回答,教師歸納)“點子”產生于實踐的需要,是從實踐中來的,為實踐特定需要服務的。
提問:人們的認識是怎樣從實踐中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