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時 深化認識 發展認識教案
第三課時 深化認識 發展認識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
識記:認識深化的基本含義,認識擴展的基本含義,認識推移的基本含義。
理解:理解認識為什么要不斷深化;理解認識為什么要不斷擴展;理解認識為什么要不斷向前推移。
運用:能以具體事例說明,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是一個艱苦、反復的過程。
能力方面
通過學習上述知識與觀點,著重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
覺悟方面
樹立認識事物需付出艱苦勞動的觀點;通過對我國社會主義社會有關問題的分析,提高應用“認識總是要發展的”觀點的自覺性,進一步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教學重點
“為什么要不斷深化認識、擴展認識,把認識向前推移。”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內容,從能力的培養來看,很好地理解這個問題,有利于克服在認識問題上的形而上學的思想,培養辯證思維的能力。明確這一觀點,對于人們解放思想,防止思想僵化,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主義社會層出不窮的新情況、新問題,是極為有益的。
●教學難點
“對本質的認識過程是一個艱苦的、反復的過程。”這個觀點是本框題的教學難點。之所以是難點,不在于這個觀點多么難于理解,而是在于課時限制不能做出比較深入地闡述。在很短的時間里,要做深入的講解是很難的。
●教學方法
導讀講解法
教師指導學生讀書,引導學生質疑和回答問題。
●教具準備
投影材料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
師:1.什么是認識?怎樣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
2.認識的根本任務是什么?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師: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認識過程有沒有結束呢?并沒有,認識是不斷深化、擴展和向前推移的。
人類全部生活的歷史就是處理人與世界之間關系的歷史,人類不僅通過實踐觀實地改造世界,而且還通過認識活動觀念地把握世界。哲學是從整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認識論則是關于認識的哲學理論,是哲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其中一個重要的觀點就是:認識的發展是一個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的不斷反復、無限發展的過程,一切凝固地、僵化地看問題的觀點都是不科學的,對實踐是有害的。這就要求我們:不能滿足于一個認識過程的得與失,要不斷地深化認識、發展認識。
[講授新課]
三、深化認識、發展認識(板書)
(放投影)本課的知識結構:
1.人們對一個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正確認識,是一個艱苦的探索過程(板書)
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把握了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是認識的質變,是認識過程的一個飛躍。這是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人們的認識過程并沒有到此結束,還必須由理性認識再回到實踐中去,這是認識過程的繼續,是第二次飛躍,是意義更重大的又一次飛躍。(放投影)
第一次飛躍是第二次飛躍的基礎和準備;第二次飛躍是第一次飛躍的目的和歸宿。
師:為什么說第二次飛躍的意義更偉大?第一,這是理性認識本身的要求。理論要服務于實踐。人的全部活動無非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即在實踐中形成思想,在實踐中實現思想。認識的目的并非形成理性認識,而是實現改造實踐的任務。第二,這是實踐的要求。實踐要由理論來指導,沒有正確理論指導的實踐是盲目的,只有在正確思想指導下,才能自覺實現改造世界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