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在南太平洋上,有一個屬于智利共和國的遠離陸地的小島~復活節島。數百個造型奇特、雕琢精湛的石雕巨人,環繞著小島在海風中巍然矗立,成為茫茫大海中一道奇特的風景線。學者們推測,這些石像是古代復活節島人為了紀念他們的祖先或酋長而建。據說當時每一位酋長或家長去世時都要立一座石像,因此石像都被立在代表不同部落或家族的“阿胡”(即基座)上,一般一個阿胡上立有5~7座石像,不同的阿胡可能代表不同的部落或者家族。在復活節島人的心目中,這些石像具有崇高的地位,立像不僅僅是對祖先或酋長的緬懷,更重要的是,他們把石像當成了自己精神上的守護神。然而這些守護在石海邊的巨人臉上帶著憂郁的神情,似乎見證了小島曾經接踵而至的災難。復活節島上有一種奇怪的象形文字,稱為郎格郎格,意思是“會說話的木頭”。它們像神秘的符號,刻在木板上,可能是一種不同于埃及和中國文字的象形文字。可惜西方傳教士將木板文字視為“魔鬼的咒語”加以銷毀,幸存的少量郎格郎格板是島上土著居民偷偷地藏起來的,但認識這種符號的人早已死亡殆盡。準確破譯這些符號,是打開復活節島秘密的一把鑰匙。
金字塔和神廟是古代埃及建筑藝術的典范。阿布辛拜勒至菲萊的努比亞遺址,位于埃及東南部,其中最負盛名的是阿布辛拜勒神廟。阿布辛拜勒神廟位于阿斯旺南部尼羅河邊的懸崖峭壁上,建于第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期間。整個神廟是在懸崖峭壁上開鑿而成的。它面寬38米,高33米,深入山體65米。這座神廟是埃及石窟藝術的杰作。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時節,陽光可以穿過阿布辛拜勒神廟60多米長的幽深通道,照在太陽神雕像上,令參觀者嘆為觀止。
(2)世界著名的文化遺產有中國的長城、北京故宮、莫高窟、秦始皇陵與兵馬俑、大津巴布韋遺址、埃及金字塔、美洲金字塔、英倫巨石陣、麥加清真寺、比薩斜塔等等。
◇課堂練習:
1.下列屬于文化遺產的足( )
①中國的長城②九寨溝自然風景區③埃及的金字塔④司馬遷寫的《史記》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a
解析:九寨溝為世界自然遺產,不屬于文化遺產。
2.一個國家的文化遺產是( )
a.該同全部歷史文化的凝結 b.該國和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
c.該四自然文化的突出表現 d.該國人文文化的集中表現
答案:b
解析:文化遺產只是一個國家全部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故a項舍去。文化遺
產是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志,故c、d項舍去,應選b。
(二)、透視文化多樣性
1.文化多樣性及表現
(1)文化多樣性:
相對于世界文化的總體,我們所說的文化多樣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由于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們居住的環境不同,需要面對不同的氣候、地形和水源條件,這就決定了他們的人口規模、生產活動和社會組織會存在差異,并且影響到了他們的人生態度、習俗、藝術等方面,逐漸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傳統。不同的地域,有地域文化的差異。就世界范圍而言,有中國儒家文化、歐洲基督教文化、美洲印第安人文化、中東阿拉伯文化等。就某一國家而言,如中國,則有中原文化、齊魯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