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 文化的多樣性與文化傳播
(3)透過各民族的傳統節日及習俗,我們可以領略小同民族文化的韻味
例如,茶道是一種以特有的形式和禮儀進點茶和飲茶的日本傳統文化。茶道在日本已有很長的歷史,發展至今也有許多流派,儀式也十分復雜。茶道之目的非在喝茶解渴,而在于追求一種清幽閑寂的情趣,富有參禪的意味。泰國是佛教國,因此有些禁忌出自對佛的一種尊敬、虔誠,出白僧侶或佛教徒的戒律,當一般人與上述人、物、事接觸時,要注意有無約定成俗的禁忌。如一年中,泰國有好幾個重要的佛口。佛日那天,佛教是禁止殺生的;也禁賭、斗、奸淫。因此,賽馬場、拳擊場、紅燈區等就會自動停業,自己也不涉法觸犯。
◇課堂探究:(1)從春節和圣誕節兩個節日中,你能否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哪些不同?
(2)你還知道其他民族的節日嗎?
◇探究提示:(1)中國春節俗稱“新年”,即農歷正月初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除漢族外,蒙古、壯族、布依族、朝鮮族等都過春節。春節源于原始社會的臘祭。春節活動從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開始,經過除夕、春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節結束。春節活動因地而異,主要有以下活動內容:操辦年貨、做新衣、撣塵、祭灶祭祖、吃團圓飯、守歲、貼春聯、掛年畫等。節日期間人們還相互拜年、放爆竹、吃年糕、包餃子、吃元宵、舞獅、扭秧歌、觀花燈。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圣誕節。從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為圣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基督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圣誕節本來是基督教徒的節日,由于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了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論,類似我國的春節。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圣誕色,圣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圣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是圣誕花和圣誕蠟燭,綠色的是圣誕樹,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圣誕老人,他是圣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圣誕節期間,人們唱圣誕歌,送圣誕卡,吃圣誕大餐,內容豐富多彩。
從以上兩個節日,我們可以感知中西方民族的風土人情、宗教信仰和倫理道德的差異,可以領略西方文化的不同韻味。
(2)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回族的宰牲節,伊斯蘭教的古爾邦節,傣族的潑水節,巴西的狂歡節,英國的復活節,美國的感恩節,等等。
◇課堂練習:
1.風格迥異的建筑藝術杰作遍布世界各地,展現出多姿多彩的文化特色,如中國的故宮、印度的泰姬陵、麥加神廟等等,它們的不同風格體現了( )
a.建筑文化的多樣性 b建筑文化是人類寶貴的文化財富
c.建筑文化的趨同化傾向 d.建筑文化的積極作用
答案:a
解析:不同的建筑風格體現了建筑文化的多樣性,故應選a。b、c、d三項均;符合題意。
2.f{i國人過春節總是要吃團圓飯、放爆竹,而西方人的圣誕節少不了唱圣誕歌,送圣誕卡,迎圣誕老人。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