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
殖民地不具有主權,如日本侵華期間扶持的滿洲國,因沒有主權不被國際社會承認。
(4)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權利和義務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89-90頁內容,并思考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權利和義有哪些?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的基本權利:
獨立權:主權國家擁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理內政、外交事務而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的權利。獨立權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如一國可以自由修改憲法、變史政體、確定經濟體制、締結條約、進行自衛戰爭等。
平等權:主權國家不論大小、強弱,也不論政治、經濟、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有何差異,在國際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平等權表現在每一個國家在國際會議上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任何國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強迫他國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國文字的權利等。
自衛權:主權國家擁有保衛自己的生存和獨立的權利。自衛權的主要內容有:防御,即國家使用自己的一切力量進行國防建設,如建立軍隊、建筑要塞等,以防外來的侵犯;自衛,即當國家受到外國攻擊時,有權進行自衛等。
管轄權:主權國家對其領域內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轄的權利。管轄權對公民的管理和保護包括了居住國外的僑民,對物的管理包括了駐外的使館等。
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享有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等基本權利的主權國家,也都應履行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其國際爭端等義務。
2、國際組織
(1)含義: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一些國家、地區或民間團體,出于各種特定目的,通過簽訂條約或協議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規章制度的團體,這就是國際組織。
國際組織也是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國際組織的主要機構、職權、活動程序以及成員單位的權利與義務,都以正式條約或協議為依據。
(2)分類:國際組織名目繁多,規模不一,依據不同的標準,國際組織可分為不同類型。其中有政府間的和非政府間的,有世界性的和區域性的。
(3)作用:各個國際組織宗旨不同,職能各異,性質和作用也不相同,對每個國際組織的作用要做具體分析。有的國際組織受某些大國控制。
許多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促進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合作;協調國際政治、經濟關系;調節國際爭端,緩解國家間的矛盾,維護世界和平等等。
三、活躍在聯合國舞臺上的中國
1、聯合國是世界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91頁“相關鏈接”,了解聯合國的產生和主要機構。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1)1945.10.24日,《聯合國憲章》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主要機構有:聯合國大會、安全理事會、經濟及社會理事會、托管理事會、國際法院、秘書處等。
(2)聯合國的宗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發展國際間以尊重人民平等權利及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促進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于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的國際問題;作為協調各國活動的中心。簡單地說,就是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
(3)聯合國的原則:各會員國主權平等,履行憲章規定的義務,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不得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集體協作,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確保非會員國遵守上述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