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生活與哲學》教材修訂說明
41.第18頁 相關鏈接第7行“那么普魯士國王的專制制度為什么卻會永遠延續下去呢?”改為“那么普魯士國王的專制制度怎么可能永遠延續下去呢?”。
42.第22頁 目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三大理論成果”,改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
43.第22頁 在目題下加一個思維過程,材料如下。
《共產黨宣言》發表以來160年的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只有與本國國情相結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與人民群眾同命運,才能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
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在實踐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為什么馬克思主義理論總是隨著歷史和實踐的發展而不斷地向前發展?
●你所知道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有哪些?
44.第22頁 宋體字第4行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改為“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45.第23頁 宋體字第1段關于鄧小平理論的表述改為:
“鄧小平理論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第一次比較系統地初步回答了中國這樣的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如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基本問題。這一理論的主題是“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46.第23頁 相關鏈接第1行 “鄧小平理論是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刪去。
47.第23頁 相關鏈接第4行在兩個“提出”后加“了”;“提出了以‘三個有利于’作為衡量的標準”改為“提出了以‘三個有利于’的判斷標準”。
48.第23頁 宋體字第2段關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改為: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49.第23頁最后加:
“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
50.第24頁 第一單元綜合探究中“探究活動建議”第4行刪去“進行”二字。
51.第25頁 第一單元綜合探究中“理論評析”第2段第4行刪去兩處“我們的”,第5行的“使”改為“幫助”,第6行的“人們”改為“我們”。
52.第27頁 第二單元導言第2段第3行,“吸引著一代一代的人上下求索”改為“吸引著一代一代的哲人上下求索”。
53.第28頁 第四課導言第2 行“,是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出發點”這句話刪去”。
54.第28頁 倒數第2 行“它們”二字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