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時 在奮斗中實現理想教案
生:我國目前正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這就決定了青年一代學生只有把實現我國各民族人民現階段的共同理想,從而也是把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理想作為自己的終生追求和奮斗目標,才是唯一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社會理想。
師:青年學生對職業理想的追求也要符合客觀實際。
②對職業理想的追求也要符合客觀實際
生:社會理想指引著人生理想的基本方向。我們在選擇和確定自己的職業理想時,要以社會理想為指導,把個人職業理想同社會和人民需要結合起來。
那么像20世紀80年代青年學生的求醫熱到90年代的財經熱到本世紀的法律熱、計算機熱、外語熱的出現,都反映出了我們年青一代在追求個人職業理想時,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結果,造成了一方面社會某一行業的人才需要的飽和,而另一方面,一些急需人才的冷門行業人才匱乏的尷尬之境。這個事例再一次提醒我們一定要從社會實際出發,來選擇自己的職業理想。
可以說,凡是理想的東西都產生于現實的需要,但理想好比是泥土中生長出來的花,它雖生長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土,也就是說:
(2)理想又高于現實(板書)
師:理想源于現實,但它不等于現實,而是高于現實,是對現實的一種合乎規律的超越。理想是現實的發展方向,是比現實更高遠、更美好的目標。正是由于現實并非完美,才激發人們去追求更美好的東西,才激發人們去奮斗,推動現實朝著理想的目標前進。但是,在我們的社會生活中,卻有許多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往往把理想和現實等同起來,一看到社會生活中的一些假、惡、丑和不合理的現象,看到理想與現實之間存在的差距,便對理想的實現產生懷疑、動搖。于是有的對未來失去信心,悲觀失望,有的怨天尤人,自以為“看破紅塵”,于是得過且過,隨波逐流。有的甚至認為理想是假的,只有眼前“實惠”和享樂才是真的。有的人看到社會主義前進中出現的暫時困難,如現在社會生活中的下崗職工問題、官場腐敗問題,便對社會主義制度產生了悲觀、失望情緒。這些都是不對的。
師:這些想法為什么都不正確呢?
(學生回答)
師:(歸納)剛才大家對這些問題談了自己的看法。總的說來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混淆了理想和現實的區別,沒有看到理想和現實是不能等同的這一點。
第二,看問題的立足點不對。許多人把理想的內容當做評判現實的標準,現實生活中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所以只有立足于現實看理想,才能激勵人們創造實現理想的條件。
總之,理想不等于現實。現實中既有光明的一面,又有陰暗的一面,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惡的一面,它是光明與黑暗、善與惡、美與丑的統一。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在人的一生中始終存在,不能因此就悲觀失望,相反更應努力去把理想轉變為現實。
(3)理想可以轉化為現實(板書)
師:理想為什么可以轉化為現實呢?
理想和現實本來就是一對矛盾。理想是指向未來的奮斗目標。而現實就是一種客觀存在。但理想又源于現實的需要而產生,不能脫離現實。根據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原理,理想與現實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實現轉化。
理想雖然是人們關于未來的一種設想,不等于現實,但又可以在一定的條件下轉化為現實。所以,過去的理想已經成為了今天的現實,而今天的理想又可以轉化為明天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