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味文化學案
例題:馬克思說:“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毛澤東也認為:“代表
4
先進階級的正確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從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的角度看,他們的觀點說明了( )
a.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
b.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可以直接改造世界
c.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可以直接轉化為物質產品
d.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
解析:本題是考查文化作為一種社會精神力量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以及物質與精神的關系問題。a選項中,精神可以變成物質有其合理性,但物質可以變成精神在題目中沒有體現,故不能選;b、c兩個選項中,文化都不能直接達到其結果,也不能選;d選項最能夠說明問題和材料所表達的思想,故本題選d。
三、(學案)學習自評
(一) (學案)單項選擇題
1.(學案)有人說“人是文化的動物”,也有人說“人就是動物加文化”。對這兩句話的理解,正確的是( ) 1.a
a.文化與人是密不可分的 b.人就是有文化的動物
c.人的文化是由動物創造的 d.動物群體中也有文化現象
2.(學案)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一般來說,各種生物是通過身體進化來適應環境而生存繁衍的,如鷹的眼睛、蛇的巨毒、獵豹的速度、變色龍的偽裝等。但是考古學家發現,在近100多萬年以來,人類的身體卻沒有發生過特別的進化。可是人類不僅適應了地球上各種嚴酷的生存環境,而且成為了世界的主宰。究其原因,乃是因為人類發明了新的適應方式——文化。以上這段材料充分說明( ) 2.b
a.人比動物更聰明,更容易適應環境
b.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發展了文化,從而使得人類適應了環境的變化
c.人類可以任意地改變環境來讓環境適應人類自身
d.人類沒有進化的必要
3.(學案)曾經有一個美洲印第安人的酋長這樣說過:“一開始,上帝就給了每一個民族一個陶杯,他們從各自的陶杯中飲人了自己的生活。”對這句話的正確理解是( ) 3.a
a.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自然環境,會產生不同的文化
b.是上帝創造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現象
c.人類的文化現象是與生俱來的
d.美洲是文化的發源地
4.(學案)如果一對美國白人夫妻把他們剛剛出生的白人嬰兒托付給一個普通的中國家庭撫養長大,那么他一定是說漢語并習慣于用筷子吃飯的。這一事例說明( ) 4.c
5
a.文化是人的一種本能
b.文化現象本身是沒有國界和地域之分的
c.文化不是遺傳的,而是人類在后天通過學習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