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傳》教案
2.如何理解環境描寫對表現人物形象和實現小說主題的作用
本文所反映的時代較為遙遠,表現的主題也已成為過去的話題,所以閱讀課文時要注意把握課文所涉及的歷史背景。課文的背景設置在未莊,未莊實際上就是當時中國農村的一個縮影。文章深刻描寫了辛亥革命風暴在城里興起時對未莊帶來的種種震動,大量的環境描寫顯示了辛亥革命沒有打破未莊的閉塞和落后,一般民眾對革命一無所知,非常愚昧,而阿q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并處處表現出其落后和不覺悟。
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革命黨雖然進了城,但未莊的周邊社會環境并沒有什么大異樣,知縣大老爺還是原官,只不過改變了名稱,帶兵的還是先前的老把總……這說明辛亥革命根本沒有動搖舊政權,政府機關原封不動,僅僅是換湯不換藥。要說有所不同,那就是革命黨向封建勢力妥協,本來應是革命對象的“秀才”“假洋鬼子”們卻鉆進革命隊伍,成為革命的新貴,他們不但沒有失去什么,反而因此“驟然大闊”,進一步鞏固了自己的統治權,這些都有力地暴露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
3.如何把握小說的思想意義
阿q正傳的最大成功就在于作者精心刻畫了阿q這一典型人物。尤其是阿q身上的“精神勝利法”,既反映了當時國民普遍存在的病態,也反映了幾千年封建文化的積淀。所以阿q正傳的典型意義又是深廣的,它深刻地揭示了一種民族劣根性,也揭示了人性的弱點。課文節選的兩章集中展現的是辛亥革命到來時,阿q在未莊的種種表現以及未莊各階層特別是地主階級的動向,與全書的宗旨相比較,更多地體現了魯迅先生對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的暴露和批判。但我們也不能不注意作者對阿q的“精神勝利法”的深刻剖示,例如見到假洋鬼子時的膽怯,卻去欺侮更弱的尼姑。總之,揭示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是讀好課文的關鍵,抓住這一點,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小說的思想意義。
確定了以上三個探究研討的重點問題后,教師可依次組織同學在課堂上討論和交流,但這些都應結合具體的課文內容進行。
[創意說明]
阿q正傳是魯迅先生的最具代表性的優秀作品,也是一篇頗具思想深度的課文。由于課文所反映的時代比較久遠,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情節也與現今學生的生活相距甚遠,所以學習起來自然就有一定的難度。從這一實際出發,這份教學設計立足于引導學生作深入的探究與研討,這是很有見地的。中學語文課本中常有名家名篇入選。對這類課文除了要能一般性的理解,更應能作較有深度的賞析,而有意識指導學生作一些探究研討,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對高三同學來說,尤為重要。因為閱讀名家名篇,讀懂讀通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掌握閱讀的要領和方法,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份教學設計應該說是相當成功的。
中國基礎教育21世紀
阿q正傳教學設計4
• 阿q正傳教學設計5教案
• 優秀教案地址: 我們含有大量優秀教案! 字體:[ 大 中 小 ]
阿q正傳教學設計5優秀教案很多,我們把這篇優秀教案找到這篇拿出來給大家做個示范,當然還有更多的很優秀的教案,大家請用搜索功能!請牢記住我們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