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考點(diǎn)復(fù)習(xí)指導(dǎo)與練習(xí):文言實(shí)詞及其他
4. ……庶幾……歟(乎)?(可譯為……或許……吧?)
① 吾王庶幾無疾病歟?(我們的國君大概沒有生病吧?)
② 王好樂,則齊國其庶幾乎?(大王喜好音樂,那么齊國大概治理得差不多了吧?)
五. 表示選擇
1. 與其……孰若……?(可譯為與其……,不如……?)
與其有譽(yù)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心。《送李愿歸盤谷序》(與其當(dāng)面受到贊譽(yù),不如背后不受詆毀;與其肉體享受安樂,不如心中沒有憂慮。)
2. ……歟(耶),……歟(耶)?(可譯為是……還是……呢?)
先生在民間,審知故揚(yáng)州閣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嶺記》
3. 其……其……也?(可譯為是……還是……呢?)
其真無馬耶?其真不知馬也?《馬說》
六. 表設(shè)問:
1. 何者、何則(可譯為“為什么呢”)
① 百仞之山,任負(fù)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百仞高的山,載重的車能登上,為什么呢?是因為山勢逐漸傾斜。)
七. 表陳述語氣
1. 無以、無從。(可譯為“沒有用來……的東西、辦法,沒有什么用來,沒有辦法,不能”)
① 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
《鴻門宴》(祝酒畢,說道:“大王與沛公飲酒,軍中沒什么用來助興的,請允許臣作劍舞!)”
② 幽邃淺狹,蛟龍不屑,不能興云雨,無以利世。《愚溪詩序》(它幽深淺狹,蛟龍不愿住在里面,因為不能在淺水中興云化雨,所以它沒有給世人帶來好處。)
2. 有以。(可譯為“有用來……的辦法,有條件,有辦法,有機(jī)會,能夠。”。)
① 袁人大憤,然未有以報也。《書博雞者事》(袁州的百姓非常氣憤,可是沒有什么對付的方法。)
3. 有所。(可譯為“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辦法。)
① 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yōu)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陳情表》(如今臣是一個亡國的卑賤俘虜,極其卑微鄙陋,蒙受過分的提拔,恩寵優(yōu)厚,哪敢徘徊觀望,有什么非分之想。)
②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dú)好修以為常?(人生各有些自己的興趣,我獨(dú)愛美習(xí)以為常。)
③ 入而徐趨,至而自謝,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后玉體之有所郄也,故愿望見太后。”《觸龍說趙太后》(觸龍進(jìn)來后慢步走向太后,到了跟前請罪說:“老臣腳有病,已經(jīng)喪失了快跑的能力,好久沒能來謁見了,私下里原諒自己,可是怕太后玉體偶有些欠安,所以很想來看看后。”)
4. 無所。(可譯為“沒有……的”(人、物、事)沒有什么……;沒有什么地方……,沒有什么辦法,沒有條件……。)
① 余雖不合于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漱滌萬物,牢籠百態(tài),而無所避之。《愚溪詩序》(我雖然不合于世俗,也頗能用寫文章來安慰自己;我描寫的各種事物象用水洗滌過一樣,鮮明生動,又能概括各種形態(tài),無論什么都逃不過我的筆端。)
② 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鴻門宴》(現(xiàn)在進(jìn)了關(guān),財物沒有什么取用,婦女沒有誰受寵幸,這說明他的志氣不小啊!)
③ 夫吳之與越也,仇讎敵戰(zhàn)之國也;三江環(huán)之,民無所移。《勾踐滅吳》(吳國同越國,是世代互相仇視,互相攻伐的國家,三江環(huán)繞著兩國的國土,兩國的人民都沒有遷移到別的地方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