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考點復習指導與練習:文言實詞及其他
②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師說》(所以,學生不一定不及老師,老師不一定比學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業務各有鉆研與擅長,不過這樣罷了。)
③ 當求數頃之田,于伊、潁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與汝子,幸其成;長吾女與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我應當在伊水和潁水之畔置幾頃田地,來度過我的晚年,教育我的兒子和你的兒子,期望他們長大成人;撫養我的女兒和你的女兒,等到他們出嫁,我的心愿不過如此罷了!)
5. 何乃:(可譯為“何況是,豈只是;為什么竟”。)
母謂府吏:“何乃太區區!”《孔雀東南飛》(阿母對府吏說:“你的見識為什么這么短小!”)
6. 既而:(可譯為“隨后,不久”。)
① 既而以吳民之亂請于朝,按誅五人,曰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記》(其后就以吳地人民暴亂報告朝廷,追究、處死五人:顏佩韋、楊念如、馬杰、沈揚、周文元,也就是現在一起埋在墓中的人。)
7. 既……且……:(可譯為“又……又……”。)
①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離騷》(貶黜我既因為用香蕙做佩帶啊,又重給我加上采集芳芷的罪名。)
8. 可得:(可譯為“可以,可能。”)
① 曰:“王之好樂甚,則齊其庶幾乎。今之樂猶古之樂也。”曰:“可得聞與?”《莊暴見孟子》
9. 可以:(可譯為“可以用來,足以用來;可以,能夠。”)
①“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國也》(五畝大的住宅場地,種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了。)
②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勸學》(君子說:學習決不可以停止。)
③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國也》(百畝大的田地,不要耽誤它的生產季節,幾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饑餓了。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講給百姓聽,須發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10. 乃爾:居然如此,(可譯為“竟然如此,這樣”。)
何其相似乃爾。
11. 且夫:(可譯為“再說,而且”。)
①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秋水》(而且,我還曾經聽說過有人貶低仲尼的學識,輕視伯夷的節義,開始我不相信。)
②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過秦論》
12. 是故:(可譯為“所以,因此。”)
① 是故敗吳于囿,又敗之沒,又郊敗之。《勾踐滅吳》(所以首戰就使吳國在囿地吃了敗仗,接著又使他們在沒地受挫,在吳國國都的郊野又把吳軍打得大敗。)
②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師說》(因此,不論地位高貴還是低賤,不論年齡長大還是少小,道理在那里,老師也就在那里。)
③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師說》(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蠢。)
13. 是以:(可譯為“所以,因此,因而。”)
① 余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我所以記下了以上的經過,是因為嘆惜酈道元的解釋過于簡略,也嘲笑李渤的解釋太淺陋了。)
②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也。《陳情表》(臣沒有祖母撫養,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沒有臣供養,不能安度晚年,我們祖孫二人,相依為命,因此,有此拳拳奉養之心,不愿放棄奉養的責任,遠出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