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詞類活用與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精講精練復習教案1
柳州民眾柳州哪里產巨木,命令他在前面帶路,江公騎馬帶著使者前往看巨木場地。行了好幾里路,到了絕壁之下,山上石頭嶙峋,大樹陰森而出,在它的下方就是深谷,馬不能前行。江公解下馬鞍,蹲在地上稍微休息了一下,然后邀請使者徒步登山,使者面露難色。江公說:這是皇帝的命令,巨木如果可以得到,地方長官理當身先士卒。于是卷起袖子拄著拐杖,扶著兩個小兵先自登山,使者勉強跟隨著他,走到半山腰路就斷了,連放腳的地方都沒有。江公看著大樹回頭對使者說:怎么樣?使者嘖嘖感嘆,大叫著急切想回到山下,他說:“這樹沒有辦法砍,”公說:“樹都在這里,拜托使者將沒有辦法砍樹的實情告知皇上。”使者于是就回去了,向皇帝奏請免除,柳州人民歡呼皇帝的恩德。
江公享年八十一歲,死于康熙乙未年。江公秉性廉潔清明,因為到哪里哪里都有名聲功績。江皋為人既有孝道又友好,性格恬淡,對世事了解透徹,通曉為官之道。一生清白,賢士達人都為他感嘆敬仰。
二.(浙江)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題
張文瓘,字稚圭,貝州武城人。隋大業末,徙家魏州之昌樂。幼孤,事母、兄以孝友聞。貞觀初,第明經,補并州參軍。時李勣為長史,嘗嘆曰:“稚圭,今之管、蕭,吾所不及。”勣入朝,文瓘與屬僚二人皆餞,勣贈二人以佩刀、玉帶,而不及文瓘。文瓘以疑請,勣曰:“子無為嫌。若某,冘豫少決,故贈以刀,欲其果于斷;某放誕少檢,故贈以帶,俾其守約束。若子才,無施不可,焉用贈?”因極推引。再遷水部員外郎。時兄文琮為戶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臺閣,出為云陽令。累授東西臺舍人,參知政事。乾封二年,遷東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遂與勣同為宰相。俄知左史事。
時高宗造蓬萊、上陽、合璧等宮,復征討四夷,京師養廄馬萬匹,帑瓘浸虛。文瓘諫曰:“王者養民,逸則富以康,勞則怨以叛。秦、漢廣事四夷,造宮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戶口減半。夫制治于未亂,保邦于未危。人罔常懷,懷于有仁。臣愿撫之,無使勞而生怨。隋鑒未遠,不可不察。”帝善其言,賜繒錦百段,為減廄馬數千。
改黃門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不旬日,斷疑獄四百,抵罪者無怨言。嘗有小疾,囚相與齋禱,愿亟視事。時以執法平恕方戴胄。后拜侍中,兼太子賓客。諸囚聞其遷,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性嚴正,未嘗回容,諸司奏議悉心糾駁故帝委之或時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問與文瓘議未若不者曰往共籌之。曰:“已議。”即皆報可。
(節選自《新唐書•張文瓘傳》)
【注】① 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
1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第明經 第:考取。
b. 子無為嫌 嫌:疑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