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詞類活用與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精講精練復習教案1
謂語之前,翻譯時放在動詞謂語的后面。
4
①府吏見丁寧(《孔雀東南飛》) 譯文:“(我回來時)府吏叮囑我”
②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項脊軒志》)譯文:“生下我六個月,父親就背棄了我(意思是父親就去逝了)”
這種情況在現代漢語里也有保留,如:望見恕(希望你寬恕我);有何見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讓你見笑了(讓你笑話我了);望見諒(希望你原諒我)。
【7】方位詞、時間詞作賓語時,有時也前置
①亞父南向坐 (《鴻門宴》 譯文:“亞父范增面向南坐著”
②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秋水》)譯文:“到達北海,向東看去,看不到水的盡頭”
三、狀語后置
我們知道,在現代漢語中狀語置于謂語之前,若置于謂語之后便是補語。但在文言文中,處于補語的成分往往要以狀語來理解,即翻譯時大多數時候要提到謂語前面去翻譯。
(1)格式:動十以十賓
①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張衡傳》) 譯文:“用篆文山龜鳥獸的形狀來裝飾”
②還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傳序》) 譯文:“把箭放回先王靈位之前,稟告大功告成”
③請其矢,盛以錦囊(《伶官傳序》) 譯文:“并請出那三枝箭,裝進錦囊”
④方其系燕父子以組,(《伶官傳序》) 譯文:“當莊宗用繩索捆綁燕王父子”
⑤申之以孝悌之義 (《齊桓晉文之事》)譯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們反復講述”
①覆之以掌 (《促織》) 譯文:“用手掌覆蓋(蟋蟀)”
(2)格式:動十于(乎,相當“于”)十賓
①使歸就求救于孫將軍(《赤壁之戰》) 譯文:“讓他回去向孫將軍求救”
②能謗譏于市朝 (《鄒忌諷齊王納諫》) 譯文:“能夠在集市上指出我的過錯的人”
③且立石于其墓之門(《五人墓碑記》) 譯文:“并且在他們的墓門前建立石碑”
④生乎吾前 (《師說》) 譯文:“生在我的前面”
⑤風乎舞雩 (《四子侍坐》) 譯文:“在舞雩臺上吹風”
(3)格式:形十于十賓
①長于臣(《鴻門宴》) 譯文:“(他,指項伯)比我長(大)”
②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張衡傳》)譯文:“雖然才能比世人高,但卻沒有驕傲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