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詞類活用與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精講精練復習教案1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其人亦必自審其無可讓而后為之。(3分)
(2)今與足下并生今世。(2分)
(3)皆汲汲于名,而唯恐人之不知吾也。(3分)
【答案】(1)那個人也一定要考慮(或審視)自己沒有可以推讓的人然后再作序。
(2)現在我和你共同生活在當今時代。
(3)都急切地追求名聲,而唯恐人們不知道我。
【解析】(1)審、讓;(2)足下;(3)汲汲、不知我
【高考考點】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
【備考提示】文言文翻譯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傾向性。詳知譯句上下文的含義。審視句子特點,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刪、補、調。抓住句子中關鍵字詞翻譯,要與上下文對應,這些字詞是得分點。由現代詞、成語推導詞語在文中的含義。注意詞類活用、倒裝、通假、偏義復詞。復雜句子要作句子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間關系。意譯詞語根據上下文推導,不拘泥于原文結構,由實到虛。組合成句子,前后通順。
五.(陜西)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題。
何灌字仲源,開封祥符人。武選登第,為河東從事。經略使韓縝語之曰:“君奇士也,他日當據吾坐。”為府州、火山軍巡檢。遼人常越境而汲,灌親申畫界堠,遏其來,忿而舉兵犯我。灌迎高射之,發輒中,或著崖石皆沒鏃,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后三十年,契丹蕭太師與灌會,道曩事,數何巡檢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蕭矍然起拜。為河東將,與夏人遇,鐵騎來追,灌射皆徹甲,至洞胸出背,疊貫后騎,羌懼而引卻。張康國薦于徽宗,召對,問西北邊事,以笏畫御榻,指坐衣花紋為形勢。帝曰:“敵在吾目中矣。”
提點河東刑獄,遷西上閣門使、領威州刺史、知滄州。以治城鄣功,轉引進使。詔運粟三十萬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淺不勝舟,陸當用車八千乘,沿邊方登麥,愿以運費增價就糴之。”奏上,報可。未幾,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間田千頃,湟人號廣利渠。徙河州,復守岷,提舉熙河蘭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則人樂應募,而射士之額足矣。”從之。甫半歲,得善田二萬六千頃,募士七千四百人,為他路最。陪遼使射玉津園,一發破的,再發則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禮讓客耳。”整弓復中之,觀者誦嘆,帝親賜酒勞之。遷步軍都虞候。金師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陽。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風迎潰。黃河南岸無一人御敵,金師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見,不許,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戰凡三日,被創,沒于陣,年六十二。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遼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發輒中 迎:面對。
c.敵驚以為神,逡巡斂去 斂: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