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高考語文詞類活用與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精講精練復習教案1
c. 俾其守約束 俾 :使
d. 時以執法平恕方戴胄 方:仿效
【答案】d
【解析】比擬,相當
【高考考點】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含義的理解
【備考提示】要分析形旁,推求字義。從字音相同推測通假字。通過語法特征推斷出詞性。用互文見義對照解釋前后詞。用成語比較推導詞義。聯系上下文,前后照應,保持一致。要把對實詞的解釋帶入到原句原文中,看看是否合乎原文的語言環境。
1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吾所不及 公之逮所由使也
b. 因極推引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c. 逸則富以康 醉則更相枕以臥
d.保邦于未危 室西連于中閨
【答案】b
【解析】a、與后面的動詞構成所字結構,作名詞性短語|與介詞構成所字結構,表原因;b于是;c表并列|表修飾;d在|到。
【高考考點】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意義和用法的理解
【備考提示】要把文言虛詞翻譯成現代漢語進行比較,看是否能翻譯成同一個詞。聯系文句的整體意義和上下文的意義,注意辨明上下文的關系。借助語句的結構,看兩句中該虛詞詞性和所作的成分是否相同。備考需要夯實課本中的基本篇目中重點實虛詞的含義。
18.下列對原文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選材合理,主要敘述了張文瓘與高宗、李勣之間發生的故事,生動地刻畫了張文瓘為官的形象特點。
b.文章描寫李勣贈物這一情節,巧妙刻畫了張文瓘及同僚的性格特點,體現了作者運用寫作技巧的獨具匠心。
c.針對高宗造宮室、征四夷的做法,張文瓘在其諫言中,運用舉例論證等方法,采用駢散結合的語言,成功說服了高宗。
d.文章描寫了囚犯們因張文瓘貶謫移職而難過流淚的細節,從一個側面表明張文瓘執法公允、深得人心。
【答案】d
【解析】不是“貶謫”,而是“后拜侍中,兼太子賓客”,是升官。
【高考考點】章內容要點的歸納,中心意思的概括
【備考提示】要找出文段中與選項解釋相對應的語句,一一對應。中心、主旨重點分析議論的語句。總體把握文意。敘述或分析的錯誤只在某一小點,主要是順序的顛倒、無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跡是否張冠李戴,事件的時間是否準確,人物性格陳述是否恰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選項相關的句子,仔細地進行對照,找出其中的差異。有不少選項是對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個詞翻譯得不對。
19.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諸司奏議悉心糾駁故帝委之或時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問與文瓘議未若不者曰往共籌之。
【高考考點】文中句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