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鑒賞題集錦(18篇)
(四)鳳凰――草鞋下的故鄉(節選)
祝 勇
①一見到鳳凰,我就發覺自己對它愛得揪心。
②鳳凰是一座建在山谷的斜坡上的小城。在這喧嘩的世界上,鳳凰的寧靜與美麗,脆弱無助得令人揪心。
③鳳凰的小巷很多,幽遠而神秘,我好像永遠搞不清楚哪條小巷通向哪里。我聽見了自己踏響小巷的石板路的聲音,有點像啄木鳥的尖喙撞擊樹干的聲音,竟是那樣干凈和清脆。我偶爾同路邊的人說話,我的呼吸和我的說話聲都是干凈的。小巷的兩側多是木屋,大面積的木板占滿了我的視線,我仿佛穿行于封閉的船艙里,歲月是其中最多的存貸。在滿眼的木頭顏色里,時間保留著原初的形貌,鮮嫩得像未被碰觸、也從未滲漏的汁液。在偶爾敞開的花窗里,我看見女人站在朝水的一面漱口,姿態安詳,如古老時間中的一幅插圖。我從木板的縫隙間看到房屋外面河流的反光。尋一家老屋進去,靠水的一面,有斑駁的花窗,裝飾著壯麗的河景,還有美人靠,迎水懸在半空,倚在上面,還真有點驚心。但是,如果看到江面上的水鳥,在觀察者視線的下方悠閑地盤旋,心情便會頃刻間輕松下來。人們通常仰望飛鳥,一旦有一天看到鳥兒在眼睛的下方飛翔,感受會大不一樣。
④我是循著河流的方向,瀏覽這座小城的。這就是我所選擇的方式。我是都市的偷渡者,不是這里的居民,也沒有過境的護照,但是我卻能在兩個迥異的世界上自如地跨越。我對歷史的鐘情使我獲得了豁免權。我向小城的終點走去,心中帶著一點懸念。小巷為我描述了這座古城的故事梗概,而每一間老屋里,都掩藏著無比豐富的細節。我看到了他們空洞的房間,用了幾輩子的家具,樣式至少是清代的,還有各種勞動工具。每一張蒼老或者稚嫩的面孔,都令我怦然心動。快走不動的時候,我到了鳳凰的盡頭。沒有了吊腳樓,只有青山,面對著河流。在這里我發現了沈從文的墓,像一個句號,在故事的結尾出現。
⑤走進鳳凰的最好方式,便是腳踏草鞋。
⑥草鞋帶著我進入鳳凰最真實的部分。草鞋的年紀和鳳凰的年紀一樣大。草鞋很輕,拎起來沒有分量,手里像什么都沒有,草鞋那黃燦燦的顏色像是陽光下的幻影。穿在腳上,你就知道它的益處了。它能讓你所有的辛勞都變成一種貼心的享受。
⑦過去我只在電影里見到過草鞋,它們丈量過許多革命者的心路歷程。我絲毫沒有想到,在鳳凰這個地方,草鞋在日常生活中仍然被普遍地使用。早已脫去水分的草葉,通過某種編織程序, 重又獲得了生命。綿軟的草鞋,保持著雙腳與大地的聯系。
⑧我在街邊的一家小店里買了一雙草鞋,一元錢一雙,十分便宜。草鞋在鳳凰幾乎不需要什么成本,因為鄉野間到處是草叢,而編草鞋的手藝,幾乎人人都會。對他們來說,草鞋是多么的平淡無奇,像綿延而來的每個尋常日子,誰也扔不掉。城里人僅僅因為皮鞋的款式過時就將皮鞋扔掉,而草鞋的款式卻千百年不曾變過,它的骨骼像吊腳樓一樣穩固。不管道路有多深遠,穿上草鞋,心里就踏實。貧窮使他們充滿詩意。貧窮像他們的歌唱一樣淳真和樸素。貧窮是多么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