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鑒賞題集錦(18篇)
我寫過一本小說──《大明湖》──在一二八與商務印書館一同被火燒掉了。記得我描寫過一段大明湖的秋景,詞句全想不起來了,只記得是什么什么秋。桑子中先生給我畫過一張油畫,也畫的是大明湖之秋,現(xiàn)在還在我的屋中掛著。我寫的,他畫的,都是大明湖,而且都是大明湖之秋,這里大概有點意思。對了,只是在秋天,大明湖才有些美呀。濟南的四季,唯有秋天最好,晴暖無風,處處明朗。這時候,請到城墻上走走,俯視秋湖,敗柳殘荷,水平如鏡;唯其是秋色,所以連那些殘破的土壩也似乎正與一切景物配合:土壩上偶爾有一兩截斷藕,或一些黃葉的野蔓,配著三五枝蘆花,確是有些畫意。“莊稼”已都收了,湖顯著大了許多,大了當然也就顯著明。不僅是湖寬水凈,顯著明美,抬頭向南看半黃的千佛山就在面前,開元寺那邊的“橛子”──大概是個塔吧──靜靜的立在山頭上。往北看,城外的河水很清,菜畦中還生著短短的綠葉。往南往北,往東往西,看吧,處處空闊明朗,有山有湖,有城有河,到這時候,我們真得到個“明”字了。桑先生那張畫便是在北城墻上畫的,湖邊只有幾株秋柳,湖中只有一只游艇,水作灰藍色,柳葉兒半黃。湖外,他畫上了千佛山;湖光山色,聯(lián)成一幅秋圖,明朗,素凈,柳梢上似乎吹著點不大能覺出來的微風。
對不起,題目是大明湖之春,我卻說了大明湖之秋,可誰教亢德先生出錯了題呢!
一九三七年
16.文中的序號處應填寫的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
(1)風是一陣比一陣大,天色 ① ,黑得可怕。
(2)這才明白了濟南的不凡, ② 。
a.①由灰而黃,而深黃,而黑黃,而漆黑
②不但有水,而且是這樣多呀
b.①由灰而黃,而深黃,而黑黃,而漆黑
②不但有水,而且是有湖的呀
c.①是一陣比一陣緊,直到漆黑
②不只是大,還有些明呢
d.①是一陣比一陣緊,直到漆黑
②不但有大明湖,還有黃河呢
17.文章開始說大明湖“它既不大,又不明,也不湖”,后來又說它“大”而且“明”。請思考作答。(6分)
(1)為什么說它“既不大,又不明” ?(2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