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三 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
【思維軌跡】 根據①句“也高于”的提示,①句應該在⑥句之后;⑤句是對①⑥句所陳述的“增長”的解說,因而在①句之后。至此,已經判斷出正確選項為a。②④③句根據由大到小的順序,依次陳述中國的國際影響、綜合實力和現代化建設成就,置于前。
【參考答案】 a
(3)看前后句式,考慮結構的一致性。一組在統一話題下的句子,對多種事物或一個事物的多個方面進行敘述時,它們各自的內部語法結構往往有組合上的一致性。也就是說,在備選句中,結構上與前后句相同,往往是能保持連貫的句子。
例如: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紅星小學門衛王煦被區教育局評為“十大感動校園人物”,他的事跡中最突出的一條是認識全校500 多個學生并能叫出他們的名字,為家長提供了很多方便。 , 。
, 。 , 。門衛感動校園,體現的就是一種服務育人的精神。
①學校里的教師是在教書育人
②這不只是像背書那樣背出來的
③要叫出全校學生的名字,實在不容易
④校園內的管理、服務也無不在體現育人的功能
⑤能叫出幾個學生的名字,很簡單
⑥這是關愛學生、日積月累的自然結果
a.①④⑤②③⑥ b.②⑥①④⑤③
c.③⑥②①⑤④ d.⑤③②⑥①④
【思維軌跡】 從題目的填空上看,應該是兩兩對句;其中⑤③很明顯應該連在一起,而中間不能插入其他,據此可排除a、c兩項;從b項看②句顯然與文段銜接不上。
【參考答案】 d
(4)看詞語照應,考慮語脈的相承性。語脈的前后相承,必定有顯性或隱性的詞語與之相應。前面或后面出現了某一詞語,再尋找相對應的詞語,發現它們的內在聯系,確定其先后順序,使其語脈的鏈條相承銜接。
例如: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在21世紀的今天,正確對待人與大自然的關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 。 , , ;
, ,結果也受到了大自然的報復。
①有的國家希望做到“天人合一”
②人類衣食住行所需的一切資料都取自大自然
③有的國家對待大自然的基本態度是“征服自然”
④然而,大自然的容忍是有限度的,它是會報復的
⑤他們把大自然看做伙伴,可惜他們的行動沒能跟上
⑥從表面看,大自然真的被他們征服了
a.②③①④⑤⑥ b.②③⑥④①⑤
c.③①⑤②④⑥ d.③④②①⑥⑤
【思維軌跡】 首句講對待大自然的關系問題,后面應該圍繞此展開。確定話題范圍②,由此講人類對待大自然的態度,③⑥一組,①⑤一組,且③⑥緊挨②,③和⑥存在解說關系,而④中的“然而”表轉折,有總結意味。①⑤繼續從另一角度闡釋,和尾句存在因果關系。從結尾句“結果也”可以看出前文內容應是對自然先“征服”后“親近”的順序,再從“征服”“報復”“可惜”等關鍵詞排出次序,最后從四個選項中篩選出正確答案。
【參考答案】 b
(5)看邏輯順序,考慮思維的走向。思維的邏輯性,在語言連貫中的體現一般是時間先后、空間方位、深淺大小、意識行為等。任何一種邏輯思維角度,其外顯語句所顯示的語意都不可能出現較大的裂痕或較大的阻隔,思維走向呈現主干型或流線型,而不是干枝型或斷流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