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六學案散文閱讀
(有刪節)
1.文中“老柏活著”“老柏自在自主地活著,”有何含義?(4分)
2.文章語言形象生動,富有表現力。請賞析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4分)
(1)而在這一萬余株古柏之中,最讓我常常想起的就是孔林門前這棵“逼”得道路繞行的老柏樹了。(2分)
(2)在一人多高的去處;粗大敦壯的樹干便已中斷、炸裂成數把劍狀的木峰,直指上蒼。(2分)
3.文章末尾說“與它在時間的長河里交流,并讓自己的心靈得到鼓舞與撫慰”,從全文看,老柏樹有哪些特征可以給我們以“鼓舞與撫慰”?(4分)
4.本文主要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請結合本文,談談它對你的寫作有何啟示?(6分)
【參考答案】
(一)1.【答案及評分要點】(1)①請假不準; ②迷失路途; ③旅途艱難。(2)表現了作者因回家不得而產生的焦急心情。(第二問應根據首段末句“急醒了”的“急”作答)
2.【答案及評分要點】并不矛盾。說“不想再回去了”是因為老家已沒有親人,極少熟人;說:“現在,夢中思念故鄉的情緒,又如此濃烈”,是因為無論有無親人熟人,人對故鄉的感情也難以割斷,且越到晚年越強烈。(要結合這兩句話的前后文作分析,這樣就會看得比較清楚)
3.【答案及評分要點】①老屋寄托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②對老屋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故園荒廢的感份;③寫老屋與寫故鄉的新房子相對照,與末段的意思相切合。(文中寫老屋,一是第六段,說老家還是我固定的巢窠,游子的歸宿”,寄托的是思鄉之情;一是第九段寫老屋的殘破,借村人故舊的話寄托傷感之情;一是“朋友選擇我”的,在第十二段,“幾間破房子”,“實在太不調和”。本題不解泛泛而談,應先找出來分別加以分析,再“整合”)
4.【答案及評分要點】故鄉面貌正在發生巨大變化,作者的老屋終將消失。表達了作者對老屋的消失雖傷感而又理解的復雜心理。(對本題不能作簡單化處理,應把該句放在全文中作分析,不能用套話作答,否則不合作者本意)
(二)1.【答案及評分要點】①保有孤高和自信的殘荷擁有最獨特的美,是勝過色與香的荷花生命之美的最高升華;(2分)②荷花的枯梗殘葉和圓明園的斷墻,是一種似乎已被摧毀但卻永遠無法摧毀的象征,是一種不屈的沉默,這樣的存在是至美,是“絕唱”。(2分)(每個要點2分)
2.【答案及評分要點】①作者寫自己否定綠葉紅花為‘最美”的認識過程.留下懸念,引發讀者的興趣,為下文寫殘荷的美做了鋪墊;(2分)②前后的不同描寫也形成了對比,有利于突出作者對殘荷之美的贊美之情。(2分)(每個要點2分)
3.【答案及評分要點】①殘枝斷梗和倒在池水中的蓮蓬組成了各種神秘而美麗的圖案;(2分)②殘破枯敗蘊藏著自信和孤高,表達了一種力量,一種精神,是一種似乎已被摧毀但卻永遠無法摧毀的象征,遠勝于紅紅綠綠的俗美、迎合季節的庸美;(2分)③殘枝敗葉里蘊含著生命復蘇吐綠的自信與可能。(2分)(每個要點2分)
4.【答案及評分要點】①綠葉紅花的美隨時而逝,斷梗殘枝在風雨時光的摧毀中“高高聳立”“高懸”“高舉”,以這樣的存在顯示著自信、孤高,顯示著力量。(2分)②圓明園只剩斷壁殘垣,一段抗爭的歷史卻無法摧毀,它持續提醒、鼓舞著一個民族的精神,向世界展示著不屈的力量。人也應該追求精神上的經過磨礪的孤高自信的美,在挫折中塑造自己壯美的精神情操。(2分)(每個要點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