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六學案散文閱讀
4.(5分)
答案:不僅僅是懷舊。(1分)更主要的是對鄉村籬笆的追憶與敘述,揭示生活的客觀美,藝術地表達作者熱愛生活、積極向上的態度和籬笆帶給作者溫馨、親切的情感。(4分)
七、1.人脫離俗累,心態從容,用陶醉欣賞的心情去看花,(2分)才能感到花是具有靈性富有生機的,看花才是有情趣的事情。(1分) (答不出原因此題不得分)
2.錢镠:對愛妃的體貼、對春色的傾心的情感 。蘇東坡:物是人非、世事滄桑的感悟。
3. (1)這是作者細細品味歷史和現實后產生的感悟:陌上花是歷史與文化的見證與載體。(意思相當即可) (2分) 作者在追思吳越王與愛妃的故事、咀嚼東坡的詩句后,產生歲月無情、世事滄桑的感慨。(2分)
(2) “艷麗”的含義是指與陌上花有關的許多美麗的故事、動人的情感 ;“滄桑”的含義是世事的更替,朝代的變遷 (2分)
4.⑴自然是人類歷史與文化的見證和載體。。
⑵人類可以通過接觸自然來感悟人類的歷史與文化。
⑶自然給予人類心靈以慰藉與陶冶
⑷心靈要回歸自然,回歸人類的歷史與文化。(共4分)。
5.答題要點:
(1)這篇散文從陌上花開的景色入手,由陌上風景所引發的人對景的情感推及到人對人的情感,進而推及到對歷史乃至文化的感悟,意蘊十分豐富。(陌上花開的自然風情之美;憐美惜春的柔情之美;憑吊歷史的滄桑感慨;心靈回歸自然、歷史與文化的恬靜之美。)
(2)這篇散文文字清新,富于詩意;穿插的歷史典故和古詩佳句,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加深了文章的內涵和文采; “緩緩歸”的一唱三嘆中寄托了作者對自然歷史和文化的感悟。
八、1.答:(1)我們在對待諸如墻能否不朽之類的問題時,總是目光短淺,無法撥開迷霧,正確地審視自己。(2分)(2)人類在進行著不同的創造,但卻未能很好地利用,一旦超越了應有的界限,創造將成為人類進步的障礙。(2分)
2.答:(1)在很自我中心的人類手中,墻庇護的作用被弱化,化成了人類裝扮自我的工具。(2)墻再好,終究難逃被歷史車輪碾碎的悲劇。(3)墻的保護作用被無限強化,阻礙了新生事物的產生。(4)墻本來是一種新的創造,但結果卻孤立了人類的靈魂,割裂了人類種族內部的溝通。(每點1分,答對四點即給滿分)
3.答:(1)我們應該明確追求的方向,懂得創造,更應該懂得珍惜。(2)我們應該慎重對待自身的特長與個性,掌握好發揮和展示的度,避免適得其反。(3)我們應該學會與人交流,不因外在客觀的因素而封閉自我的心靈世界。(4)我們應該以真實的實在的生活為目標,摒棄裝扮的虛假的方式。(每點2分,答對3點即給滿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