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語文二輪復習專題十六學案散文閱讀
15.(4分)
(1)我喜歡這些樹,視它們為上天兆示給人類的精神榜樣。
答:惡劣環境中的胡楊樹,仿佛被上天賦予了頑強的意志和信念,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2)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
答:盡管沙漠是荒涼和單調的,但是,人們可以通過勞動讓人生變得豐富多彩。
解析:理解文中重要語句的含義和表現力,這類提問表面看是就詞、句設問,但考查的大都是詞句在文中的含義,答題時需要結合上下文意,整合作答。
a.語句的含義題:還原修辭句的本義;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轉化深奧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雙關意;
16.作者為什么說,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鮮艷奪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裝的紅色?(6分)
答:①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而言,石油工人工裝的紅色顯得更加耀眼奪目;②工裝的紅色如花如霞,表達了作者對石油工人美好心靈的贊頌和敬仰;③工裝的紅色如共和國旗幟的顏色,寄托了作者的愛國之情。
17.(6分)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來寫克拉2號氣井的?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8分)
答:第一問:
作者采用對比、排比、比擬和想象來寫克拉2號氣井。
第二問:①通過對克拉2號氣井所在的雅丹地貌和荒漠地貌的對比,表現了石油工人充滿激情,不畏艱險,克服困難的精神;②通過對不同勞動情景的排比,表現了石油工人堅定的決心和一往無前的氣勢;③通過對管道天然氣聲音的比擬,表現了石油工人對西氣東送所做的巨大貢獻;④通過對遠方親人的召喚和想象,表達了作者對石油工人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解析:鑒賞手法及作用和思想情感,解題提示:思路:判斷手法,文中具體語句,表達效果。運用了……手法(技巧),表達了……(內容),有……效果。
解題思路:⑴快速讀懂原文,深入理解文意(作者記敘、議論了哪些方面的事)→→⑵跳出文章外,整體把握文旨(文章涉及哪些社會問題?)→→⑶舍末逐本,歸納要點,把握文章真意和神魂(作者的真正意圖是什么)→→⑷按照題目要求,整理提取有效的信息
1.象征:言在此而意在彼,內涵豐富,富有哲理。
2、鋪墊:顯示事物發生的原因或基礎,顯示其發展的必然。
3、結構上:總領全文、制造懸念,線索分明,前后呼應,過渡自然,結構嚴謹,先抑后揚,卒章明志等。
4、抒情方式:托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抒胸臆 。
5、表現手法:烘托、渲染、聯想、想象、浪漫色彩、寫實手法、正反對比、以小見大等。
6、描寫:
①、正面描寫
a、渲染:采用濃墨重彩的筆法描繪事物、感染讀者。
b、白描:運用簡筆勾勒事物的輪廓的描寫手法。
②、側面襯托(烘托、烘云托月):
a、正襯:用與所描繪對象性質、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襯托,以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特點。(一般也可就稱之為襯托)
b、反襯:用與所描繪對象性質、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襯托,以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特點。
二、(全國卷2)(2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題。
岳樺
任林舉
第一次去長白山,是1995年的夏天。也只有從那時起,才知道岳樺是一種樹的名字。那是一種只在長白山上才有的樹。
那時的長白山,還沒有進行大規模的旅游開發,所以并沒有什么所謂的“景點”,許多人去長白山,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去看天池。我們大概也是那個樣子,所以一爬上汽車,人們的心和飛旋的汽車輪就達成高度的默契,一路盤旋而上,直奔峰頂。盡管一路上的好花、好樹、好景色層出不窮,似乎都與我們無關。過后,當我重新翻閱那天的記憶時,除太陽未出時的美人松剪影和最后的那泓天池水還算清晰,中間大部分片段都是些紅綠交錯、模模糊糊的虛影,如一張張焦距沒有對準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