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貨幣
(4)適用范圍不同:外匯主要用于國際市場上國際間的結算,在國內市場上則一般不需要外匯,只要本國貨幣即可。
2.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
【誤區警示】
我國通常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準,折算成一定數量的人民幣來計算匯率。如果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更多的人民幣,則說明外匯匯率升高,人民幣匯率降低,人同幣貶值;反之,則是外匯匯率降低,人民幣匯率升高,人同幣升值。問匯率時一定要注意是問外匯匯率還是本幣匯率。
外幣 本幣 外幣幣值 本幣幣值 外匯匯率 本幣匯率
不變 更多 升值 貶值 升高 跌落
不變 更少 貶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多 不變 貶值 升值 跌落 升高
更少 不變 升值 貶值 升高 跌落
【知識補充】
一、關于商品有關知識:
1.商品的含義
商品的含義在課本上出現過,但沒有講清楚。但商品的概念是個經濟常識最基本的概念,考生必須對它有一個透徹的理解。
準確理解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①商品必須是勞動產品,凡不是勞動產品都不是商品。例如空氣、陽光等。②勞動產品必須用于交換,才是商品,如農民生產的農副產品,自己消費不用于交換就不是商品,如用于銷售,那就是商品。③至于某些非勞動產品也可以當作商品來買賣,并有一定價格,這是一種特殊情況,并不能否定商品一定是勞動產品。
2、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兩個基本屬性
(1)商品的使用價值
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不同商品的使用價值在質上是不同的,在量上不能比較,這是不同商品需要交換的原因。使用價值不是商品獨有的,其他物品也有使用價值。
(2)商品的價值
①含義: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也是商品的基本屬性,是商品所獨有的。因為價值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所以不同的商品價值大小是可以比較的,這正是不同商品之間相互交換的根據。
②正確理解價值概念
要明確價值是由“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形成的。商品是勞動產品,雖然生產商品的具體勞動有所不同,但都是人類體力和腦力的消耗,從這一點上看,都是無差別的人類勞動,這種勞動凝結在商品中就成為價值。
要明確價值是商品特有的也是共有的屬性。不能認為只要是勞動產品、凝結了勞動就形成價值。這是因為,一方面商品價值體現著商品生產者之間交換勞動的關系,不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就沒有價值,故價值是商品所特有的:另一方面,凡商品都有價值,故價值也是商品共有的屬性。
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這是因為商品之所以成為商品是由其價值屬性決定的。
(3)商品的使用價值與價值的關系
區別:①含義不同。(略)②使用價值反映的是人與商品的自然屬性的關系,價值則是通過商品交換而產生的社會屬性,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③使用價值是商品、其他勞動產品和自然物品都具有的屬性,而價值則是商品獨有的,是商品的本質屬性。④使用價值是物品本身具有的,或由生產者的具體勞動創造的,而價值則必須通過交換才能轉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