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尋覓社會的真諦復習學案
XX年,媽祖信俗被評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運用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原理,說明媽祖文化為什么千余年綿延不絕、不斷發展。
解析 解答此題首先要明確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內涵。在表述時先將基本觀點寫在前面,緊跟其后是對材料的分析,切忌觀點和材料兩張皮。
答案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而變化發展,但具有相對獨立性。媽祖文化隨著社會變化而發展,同時又在世代相傳中保留著基本特征,具有相對穩定性。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媽祖文化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考點二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
了解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理解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理解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
【知識梳理】
1.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
(1)人類社會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
(2)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決定著社會的性質和面貌,生產方式的變革決定著社會形態的更替。
2.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1)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生產力的變化發展,遲早會引起生產關系的變革。
(2)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當生產關系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推動作用;當生產關系不適合生產力發展狀況時,它對生產力的發展起阻礙作用。
3.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
(1)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含義
經濟基礎指生產關系的總和;上層建筑指一定社會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以及該社會的各種思想觀點和社會意識形態。
(2)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
①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②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當上層建筑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它促進經濟基礎的鞏固和完善;當它不適合經濟基礎狀況時,會阻礙經濟基礎的發展和變革。
4.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1)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是貫穿人類社會始終的基本矛盾。
(2)人類社會的基本規律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的規律,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是在任何社會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規律,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重點突破】
社會基本矛盾與社會主要矛盾的關系
社會基本矛盾與社會主要矛盾有聯系也有區別,不能將二者等同起來。
(1)區別:社會主要矛盾是在某一社會歷史階段,對社會發展起著領導和決定作用的矛盾。它規定著社會的本質,支配著社會發展的過程,是人們應該首先或著重加以解決的矛盾。
社會基本矛盾,是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因為這兩對矛盾互相聯系、互相作用,共同構成社會這個有機整體,反映社會的全貌,但這兩對矛盾中最重要的還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
(2)聯系:社會基本矛盾和社會主要矛盾兩者之間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個別的關系。社會基本矛盾是整個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自始至終的根本矛盾,它規定著社會發展全過程的本質,也規定著社會的主要矛盾;而社會主要矛盾則是社會基本矛盾在不同發展階段上的直接表現。
★★★ 本考點屬于高考的常考點,復習備考時應重點把握兩個規律,并學會運用這兩個規律分析社會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