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尋覓社會的真諦復習學案
(3)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的改革:①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②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③改革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強大動力。
【重點突破】
1.社會存在、社會基本矛盾運動、社會發展的總趨勢之間的內在關系
2.即使上層建筑適合自己的經濟基礎,也不一定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
(1)上層建筑并不直接對社會的發展起作用,而是要通過經濟基礎這個中間環節才能起作用。
(2)上層建筑對社會的發展是起促進作用,還是阻礙作用,取決于經濟基礎的性質。當上層建筑所維護的經濟基礎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時,則上層建筑適合自己的經濟基礎,對社會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反之,則起阻礙作用。
因此,即使上層建筑適合自己的經濟基礎,也不一定對社會發展起促進作用。
★ 本考點屬于高考中的冷點,一般不會單獨出題,如果出題也會結合前兩個考點進行考查,復習備考時一般掌握即可。
命題角度 社會歷史發展的實現方式[預測題型:選擇題]
【典例】 (•浙江文綜,29,4分)XX年初以來,社會動蕩席卷中東、北非眾多阿拉伯國家,一些國家甚至出現政權更迭和內戰。其原因有失業率居高不下、財富分配不公和西方意識形態的影響等。這表明( )。
①經濟狀況影響社會的政治制度和設施、谝庾R形態對社會變化起重要作用
③適合上層建筑的經濟基礎推動生產力發展 ④生產關系是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因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該題考查學生對影響社會變化因素的認識。①②是影響社會變化的因素。③錯誤,應為適合經濟基礎的上層建筑推動生產力發展。④錯誤,生產力是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因素。
答案 a
對應訓練
【訓練1】 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下列圖示不正確的是( )。
a.生產力 生產關系• 經濟基礎 上層建筑
b.社會歷史發展―――――→依靠 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依靠 社會實踐
c.社會實踐―――――→推動 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推動 社會歷史發展
d.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解決方式 階級斗爭―――――――――→解決方式 改革
解析 本題學生易錯選a、b、c而不選d,原因在于錯誤地理解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a項正確反映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b項正確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途徑;c項觀點和b項相似,也是正確的;d項觀點錯誤,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解決方式不是階級斗爭,而是改革。本題是反向選擇題,因此選d項。
答案 d
【訓練2】 (•廣州三校聯考)“我國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國社會的基本矛盾是非對抗性的,我們具有不斷促進社會和諧、最終建成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根本政治前提和社會制度保證!薄氨仨殘猿忠越洕ㄔO為中心,把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擺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不斷促進社會和諧。”這意味著,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