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高考政治生活與哲學
3、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階級性
在階級社會中,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面對同一事物或行為,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會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4、價值沖突及評價標準
(1)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
(2)人們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對其價值的評價也會不同。
(3)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就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就會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
我們想事情、做工作,相得對不對,做的好不好,要有一個根本的衡量尺度,這就是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我們要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正確性。
怎樣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社會、集體、個人利益的關系?
必須堅持社會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當個人的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進行選擇;當個人的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當個人的利益與社會、集體和他人沒有沖突時,要把個人、集體、社會三者的統一作為自己選擇的標準,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衡取其輕。
三、我們應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
(1)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勞動著的人是幸福的,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自由地彰顯和發揮自己的智力和體力、意志和情感,從而實現和證明自己的價值。在社會主義社會,勞動是創造人類美好生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價值的實現方式)
(2)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人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 (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
(3)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