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考點專項:哲學分析事物的本質復習教案
③去偽存真就是對獲取的感性材料,剝掉其虛假的現象,發現事物的真象,不要認假為真,被假象所蒙蔽。“去偽存真”的原因及基本方法。在現實生活中,真偽往往是混雜的,人們對事物的真偽一時難以分辨。這一方面是因為事物之間的聯系錯綜復雜,事物的現象和本質往往不是一致的,現象中常常夾雜著許多假象,加之事物的發展有一個過程,當它的本質尚未充分暴露時,人們要真正的把握它是有一定困難的。另一方面,由于主觀方面(如知識、經驗、觀點的影響)的原因,人們的認識不可能絕對地正確反映客觀現象。因此,我們必須提高鑒別真偽的能力,善于去偽存真。去偽存真要有質疑精神,自覺地運用比較的方法,要通過實踐辨別真偽。④由此及彼就是把零碎的、孤立的感性材料聯結起來,不要抓住一點不及其余。由此及彼的原因及其主要的方法。我們之所以在思考問題過程中,要由此及彼,這是因為,客觀世界本來就是一幅由種種聯系和相互作用交織起來的圖畫。我們要認識這幅圖畫,就要用聯系的觀點把構成圖畫的各個部分由此及彼地聯系起來思索。⑤由表及里是指對所獲得的感性材料進行分析,通過事物的外部聯系發現事物的內部聯系,不要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在思維過程中由表及里的原因。人們對任何事物的認識都是通過事物的表面現象,逐步深入而認識到它的本質的。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現象和本質兩個方面。現象是事物的外部聯系,它暴露在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而本質是事物內在聯系,它潛藏在內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有靠理性思維才能把握。而任何現象都從某些方面表現著本質,任何事物的本質又都要通過一定的現象表現出來。因此,我們要把現象當作入門的向導,進了門就要抓住本質。總之,只有掌握由表及里的科學方法,才能通過現象抓本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是不可分割的整個思維過程。這是一個發揮主觀能動性、開動腦筋的過程,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進行分析與綜合的思考過程。對感性材料進行這樣的加工制作,是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關鍵。(3)實現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需要具備的兩個條件,在這一飛躍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第一個條件是構成飛躍的基礎、前提,但它只提供了飛躍的可能性;而第二個條件才是關鍵,它使飛躍由可能變為現實。第一個條件主要是獲得感性認識,而認識的根本任務是獲得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只有具備了第二個條件,才算是完成了認識的根本任務。5.認識、理論、真理、科學理論之間的關系(1)區別: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它包括正確認識、錯誤認識,也包括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包括簡單認識和理論化的認識,包括真理性認識和謬誤性認識。理論、真理、科學理論屬于認識范疇,但認識并不就是真理或科學理論。理論是人們把在實踐中獲得的認識和經驗加以概括和總結所形成的某一領域的知識體系,理論可以是正確的科學的,也可以是不正確不科學的。不成“體系”的認識或知識不成為理論。真理是人腦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真理不單單是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正確反映,對事物現象的正確反映也是真理,關鍵要抓住“正確反映”。正確的感性認識、科學的理論、正確的理性認識都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