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8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經濟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考點突破
1.市場經濟
(1)市場經濟是社會化的商品經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
(2)市場是如何發揮配置資源作用的
市場經濟有三個要素:供求、價格、競爭。
第一,供求,指的是商品與貨幣、買與賣兩方面。供求雙方既互相對立,又互相聯系和依賴。商品交換把供求雙方聯系起來。供求是市場機制的基本要求,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和前提。
第二,價格是市場運行的信號燈、引導資源配置的指示器。價格提高,將會促進生產,增加供給;反之,則起到抑制生產的作用。通過價格的雙向調節,使供求在新的水平上實現平衡,調節資源配置。價格是市場機制的核心要素。
第三,競爭是指商品的賣方之間、買方之間、買賣雙方之間圍繞著商品的價格和質量進行的較量。競爭作為一種強制的社會力量,使價值規律的要求得以貫徹,并在優勝劣汰的競爭中,變成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的自覺行動。從這個意義上講,競爭是市場機制的本質要素,是市場活動的靈魂。沒有競爭,價格的決定、價值規律的作用都無從談起,也就無法發揮市場的配置資源的作用。
市場經濟就是在上述三要素的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過程中,促進了資源的優化配置和經濟效益的提高。由此可見,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作用實質就是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
2.市場經濟的一般特征
(1)平等性
①含義:市場經濟的平等性是指在市場上經濟活動參加者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
②遵循平等性的原因——從根本上說,這種平等性是由價值規律的作用決定的。等價交換原則決定了經濟活動參加者之間是平等的關系。
③平等性的體現——市場經濟的平等性,首先意味著交換的當事人沒有社會地位的差別,在市場上他們是身份平等的買者和賣者,是商品或貨幣的所有者;其次意味著在市場交換中,必須遵循等價交換的原則,任何人都不得利用強制手段占有他人的勞動成果。否定了平等性,市場經濟就不可能正常運行。
可見由于市場交換當事人身份平等、交易平等,所以,市場經濟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
(2)競爭性
①含義——市場經濟的競爭性,是指經濟運行活動參加者之間存在著廣泛的競爭。
②存在競爭的原因
競爭是商品經濟的必然產物,也是市場經濟的特征。在市場經濟中,商品的市場價格是在競爭中形成的。因此,競爭是商品交換得以進行的前提。
③競爭的作用
第一,競爭對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形成外在壓力,會促使他們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并實現優勝劣汰。
第二,充分的市場競爭可以保證價格變化的靈敏性,使供求關系盡快得到調整,促進資源優化配置的實現。
所以,競爭是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必要條件。
④如何展開競爭:遵守公平競爭的原則,把平等性和競爭性結合起來,才能保障公平競爭。
⑤競爭的負面效應——盲目的競爭可能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競爭會導致壟斷,從而不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
(3)法制性
①含義——市場經濟的法制性是指社會經濟運行有健全的法制基礎,生產者和經營者的經濟活動依據市場經濟的法規進行。
②在市場經濟中法制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中,健全的法制是協調和處理矛盾、體現公正平等的依據和準則。為了維護公平競爭,必須有嚴肅、健全的法制作保證。否則,有人不擇手段地追求自己的利益,經濟秩序遭到破壞,任何經濟活動都將難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