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8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經濟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由此可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能把等價交換的原則運用到一切領域,不能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同于金錢關系。
(2)市場的調節存在著固有的弱點和缺陷,即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所以必須有國家的宏觀調控。
市場調節的自發性,可以從四個方面來理解:第一,價值規律的作用是自發地實現的,人們不是自覺地利用規律而達到目的,也就是說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在價值規律的自發調節下追求自身的利益。第二,人們追求自身利益的行為是自發的,不是在人為的引導下實現的。第三,這種自發性的結果是,可能出現不利于經濟和社會健康發展的經濟現象,如生產假冒偽劣產品、欺行霸市、擾亂市場秩序、不講職業道德等等。第四,自發性的影響:價值規律的自發調節容易引起社會各階層收入差距的擴大,甚至造成兩極分化,由此而引起的社會矛盾將不利于經濟和社會的健康發展。
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第一,造成市場調節盲目性的原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活動的參加者都是分散地在各自的領域從事經營,單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不可能掌握社會各個方面的信息,也無法控制經濟變化的趨勢,因此,他們做出的經營決策會帶有一定的盲目性。第二,市場調節盲目性的后果。會造成經濟波動和資源浪費。
市場調節的滯后性,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第一,造成滯后性的原因。在市場經濟中,市場調節是一種事后調節,即經濟活動參加者是在某種商品供求不平衡導致價格上漲或下跌之后,才做出擴大或減少這種商品供應的決定的。第二,滯后性的后果。市場調節的滯后性會導致經濟波動和資源浪費,特別是在農業、林業及大型項目的建設上,這種影響更明顯。
由于市場的作用不是萬能的,也不是完美無缺的,所以,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不僅要求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而且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需要把“無形的手”和“有形的手”結合起來,保證市場經濟健康有序地發展。
2.宏觀調控的含義
國家的宏觀調控,是指國家運用各種手段對國民經濟進行的調節和控制。
3,宏觀調控的主要目標——促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穩定物價、保持國際收支平衡
經濟增長不僅體現為經濟總量的增加,也體現為人均收入的增長和生活質量的提高。經濟增長是增強綜合國力和實現社會全面進步的基礎,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物質保障。因此,促進經濟增長是國家宏觀調控最主要的任務和目標。
增加就業,就是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廣開就業門路,努力把失業率控制在社會可承受的限度內。我國人口多,就業壓力大,始終是現代化建設中的一個突出矛盾。就業是民生之本,必須把改善創業環境和增加就業崗位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大的精力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增加就業不僅可以使勞動力資源得到充分利用,促進經濟總量的增加和居民收入的普遍增長,而且有助于實現社會穩定,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增加就業,必須統籌城鄉新增勞動力就業、下崗職工再就業和農民工進城就業,堅持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充分發揮各方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經濟發展、結構調整和推進改革,都要有利于擴大就業。
穩定物價,是指保持物價總水平的基本穩定,不大起大落。穩定物價,既要防止通貨膨脹,又要防止通貨緊縮。無論是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都會影響市場主體對經濟運行前景的判斷和信心,扭曲資源配置,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產生負面作用。保持物價穩定,是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