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8高效學習方案政治考點專項:經濟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
③在市場經濟的法制面前,人們應有的態度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經濟活動參加者都必須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證自己的經濟活動符合法律的規范,也能夠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
(4)開放性
①開放性的含義——市場經濟的開放性是指市場不是相互封閉的,全國是一個統一的大市場,并同世界市場連在一起。
②開放性是由哪些條件決定的
社會分工和生產專業化的廣泛發展,要求市場具有開放性。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發展并非局限于一國的范圍。商品生產者面對的是世界市場,消費者面對的也是來自世界各地的產品。這表明,一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不但要優化配置國內資源,還要充分利用國際資源。所以,開放性是市場經濟的要求和內在屬性。
③開放性對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的作用
只有打破狹隘的區域封鎖,實現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經濟活動參加者才能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并廣泛利用他人先進的生產和科技成果,達到資源優化配置的目標。
(5)市場經濟各個特征之間的關系——相互聯系、相互制約
如果沒有平等性,競爭就不能展開;相反,不能開展競爭,就無平等可言。法制既是平等和競爭的保證,也是平等的體現。而開放是平等和競爭充分展開的前提,也是法制發揮作用的社會條件。
●誤區警示
1.不要把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混為一談
解析:市場經濟和商品經濟二者是不同的,二者既有區別,也有聯系。
(1)區別:第一,二者含義不同。商品經濟側重指的是一種經濟形態,反映的是人們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所采取的一種產品交換方式,與它相對應的是自然經濟、產品經濟;市場經濟側重指的是一種運行機制,是經濟資源通過市場機制配置的一種經濟方式,相對應的是計劃經濟。第二,商品經濟出現在前,市場經濟出現在后,只有商品經濟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階段,才形成市場經濟。所以市場經濟肯定是商品經濟,商品經濟不一定是市場經濟。
(2)聯系:第一,商品經濟是市場經濟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第二,市場經濟是一切商品經濟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階段客觀要求的資源配置方式。市場經濟是社會化的商品經濟。
●真題再現
例題 (上海綜合,28)經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上海市調整部分行政區劃,將南匯區并入浦東新區,以便通盤考慮、整體建設。原南匯區行政區域劃歸浦東新區,是上!皟蓚中心”建設的重大戰略舉措,用所學經濟知識分析“兩區合并”的意義。
答案:合理配置資源,可以提高社會資源(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和經濟效益;“兩區合并”解決了原浦東新區土地資源緊張的制約,而且可以使上海兩個中心的建設之間形成互補與聯動,加快上海經濟發展。
點評:把握兩層意思:一是“兩區合并”是資源的優化配置問題;二是“兩區合并”與“兩個中心”建設的關系。
●考點突破
1.國家宏觀調控的必要性
(1)市場的調節不是萬能的。
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些經濟行為不能讓市場調節,如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消費的供給;有些產品如麻醉品、槍支彈藥、不健康的書籍等,可能使經營者大發其財,但公民的健康、社會治安和社會風氣則會受到損害,因此也不能依靠市場調節。所以,市場經濟的有效運行,必須依靠國家的宏觀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