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政治專題復習精品教案(九) 人生觀 價值觀
(3)在社會生活和經濟生活中如何建立誠信體系
誠信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也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道德原則和行為規范。要在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中倡導誠實守信、建立誠信體系,就必須:
第一,在全社會樹立誠信意識,創造良好的道德環境、人文環境和發展環境。
第二,加強誠信道德建設,培養公民的誠信品德。
第三,加強信用體系建設,發揮政府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中的推動、規范、監督、服務作用。以打造誠信政府為龍頭,塑造誠信政府形象;以誠信企業創建為主體,規范誠信經營行為;以誠信市民培育為根本,提倡誠信立身,爭做德才兼備、明禮誠信的新時代公民。
第四,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信用體系。
第五,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企業信譽和形象。
考點8:人生價值包括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兩個方面
(1)人生價值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貢獻),二是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即索取)。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是由人的兩個基本屬性決定的。人的社會屬性決定了人具有社會價值,人的自然屬性決定了人具有自我價值。
(2)人生價值的兩個方面之間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
個人對社會做出了貢獻,推動了社會發展,就為個人索取打下了基礎;個人從社會那里得到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東西,又會激發起更大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貢獻和索取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不能強調一方而否定另一方。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
(3)人生的真正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志。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是先進人物的主要特色。
①從人生價值兩個方面與社會存在和發展的關系來說,個人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是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只有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才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本保障。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總是取決于一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增長;社會要滿足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也必須首先把這些財富創造出來。為此,就要求每個社會成員承擔應有的責任,進行創造性的勞動,做出更多的貢獻。
②從人生價值兩個方面的關系來說,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才是人生價值的基本標志。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必須以個人對社會的貢獻為基礎。衡量人生價值雖然不能離開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但主要地是要看個人實實在在的行動,為社會做了些什么。否則,人生價值也就失去了它的基本意義。
③從在實際社會生活中怎樣衡量人生價值來說,個人對社會的貢獻才是人生價值的可靠標志。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先進模范人物,用他們的聰明才智、赤膽忠心乃至鮮血生命,實現了真正的人生價值。社會主義時期的先進人物尤其如此。
(4)貢獻的兩種形式
物質貢獻和精神貢獻是個人對社會貢獻的兩種形式。衡量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既要看他在物質方面的貢獻,又要看他在精神方面的貢獻。而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則大量地表現在平凡工作的奉獻中。
(5)怎樣處理好人生價值兩個方面的關系
①在處理人生價值兩個方面的關系時,既要講貢獻,又不能否認社會對個人的尊重和滿足,應把二者結合起來;②我們應該利用和創造條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在奮斗中不斷實現和提高人生價值;③我們要實現人生價值,必須走出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