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教案
②請學生從世界觀與方法論角度小結聯系普遍性哲理。(引導學生回顧:世界觀是人們對于整個世界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的根本看法;方法論是人們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改造世界。)
③問:聯系是普遍的,是不是意味著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呢?(請學生簡要回答,不管對錯)帶著問題引出下一個環節。
(2)發展篇:建德草莓的發展經歷了露天栽培、大棚設施種植、規模化
產業化發展三個階段。以建德和“中國草莓之鄉”榮譽稱號兩事物間的
聯系為例。——條件性
①教師:雖然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是有聯系的。但并不意味著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存在著聯系,因為世界上每一具體聯系都是有條件的,是具體的。由于條件不同,事物之間的聯系及其性質、地位、作用也各不相同,是多種多樣的。
問:建德草莓的發展歷程體現了哪些具體聯系?(有利—不利,內部—外部,必然—偶然,因果聯系)——聯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剛才同學們提到的聯系,還有很多具體聯系,如……
問:你覺得我們的成長中要注意哪些條件,重視哪些聯系?(既要注重客觀條件,又要恰當運用自身的主觀條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內部條件,又要關注事物的外部條件;既要認識事物的有利條件,又要重視事物的不利條件。要重視那些間接的、本質的、長遠的聯系,重視事物之間相互聯系的中間環節。)——方法論意義
②通過上述學習,我們知道聯系是普遍的,但這并不意味著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是有聯系的,因為聯系是有條件的。事實上不僅如此,每一具體聯系的條件都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我們仍以建德草莓的發展歷程為例,雖然在第一、二階段我們也很想獲得“中國草莓之鄉”的榮譽稱號,想打響建德草莓的知名度,造福建德人民。但是客觀條件不允許,不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因為聯系是客觀的。
a、 聯系客觀性的含義——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既不能消滅,也不能臆造。)
教師:原來有的聯系我們不能忽視,原來沒有的聯系我們不能強加。
b、 就事物聯系與人類實踐的關系來說,聯系可以分為自在事物的聯系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那么這些聯系都是客觀的嗎?我們首先來看自在事物的聯系。
問:請學生舉例自在事物的聯系有哪些?——自然規律。
教師:這些聯系在人類產生以前就已經存在了,它們當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教師:這告訴我們想問題辦事情必須遵循自然界固有的聯系,否則就不會成功。如永動機(不消耗能量而能永遠做功的機器),為什么不能制造成功?——違背能量守恒定律、質量守恒定律 。
教師: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人為事物的聯系。
問:人為事物的聯系的對象是什么?——自在事物的聯系。
問:人為事物的聯系是通過什么途徑實現的?——人類實踐活動。
教師:我們說人為事物的聯系,以自在事物的聯系為基礎,并且只有通過實踐這一客觀的物質活動才能夠形成,所以也是客觀的。
舉例:大棚設施種植草莓,它以草莓生長和溫度、濕度間的聯系為基礎,通過實踐,做成草莓大棚,控制草莓生長和成熟的時間。
→無論是自在事物的聯系,還是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