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十一 中華文化與民族精神
【剖析】bc。嶺南是一個地域概念,不能認為是民族,因此a、d兩項說法錯誤。考向2 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命題角度:中華文化包容性表現【例題4】(XX年高考政治,廣東卷)兩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這一思想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和而不同”反映了中華文化具有的特點是( )a.階級性 b.包容性 c.民族性 d.地域性【剖析】b。孔子“和而不同”的思想體現的是一種包容性,因此b項正確。 【名師指引】關于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的原因,有一個關鍵的細節問題需注意,即“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還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異和兼收并蓄。”在對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原因進行分析時,往往只考慮漢字和史書典籍的延續而忽略或遺忘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因此在學習時一定要考慮全面,不可忽視對教材中一些細節問題的把握,且這一考點的出題形式比較靈活,要注意把握對包容性的兩層含義的區分,可結合“孔子熱”、黨的xx大報告中的有關文化的部分來分析。【新題導練】2.《紅樓夢》中賈府為秦可卿發喪,和尚、尼姑、道士、儒官,各色俱全。這從一個側面主要說明中華文化( ) ①包容性 ②求同存異 ③ 兼收并蓄 ④差異性a.②③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剖析】b 。 題干“和尚、尼姑、道士、儒官各色俱全”表明中華文化兼收并蓄和求同存異,即包容性,沒有差異性, a、c、d三項與題意不符。考向3 中華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貢獻 命題角度:中華各民族文化的地位【例題5】(·江蘇啟東調研)維吾爾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長凋《成吉思汗》、納西族《嫁女調》、鄂西土家族《神農溪纖夫號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飾、語言、曲調和歌聲,展現在cctv舞臺上。人們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樂而激動,更為音樂盛典豐厚廣博的文化內涵而感動。這從一個側面表明(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著中國文化的前進方向 b.中華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 c.中華文化呈現著多民族文化的豐富色彩 d.各民族傳統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動當代中國發展的時代精神 【剖析】bc。中國文化的前進方向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 a項錯誤;時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創新,d項錯誤。【名師指引】雖然目前這一考點在各種考試中大部分是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一般難度不會太大,但并不說明該考點不會以主觀題的形式出現,因此,在復習時,應注重從問答題的角度進行復習,要注意結合前面文化的多樣性、文化的交流和傳播理解中華文化包容性的特點。【新題導練】3. 北京奧運會火炬的設計吸收了往屆奧運火炬的優點,又滲透著深厚的中華文化。火炬造型來自中國傳統的紙卷軸,紙的出現使人類文明得以更好傳播。“祥云”的文化概念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文化符號。北京奧運會火炬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蘊涵的無窮魅力。